出版社: 孔学堂书局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90
折扣购买: 权与德的修炼:干部修养十二讲
ISBN: 9787807705000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人大代表。 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署长笔记》《总编手记》,散文集《重阳》《觅渡》《洗尘》《千秋人物》《树梢上的中国》,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等。有《梁衡文集》九卷。 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杂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首届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 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
"干部为何要加强修养 何为修养?修养是指人的综合素质,就是经过自我认识、自我提升后所达到的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唐代吕岩《忆江南》词中说:“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其实强调修养的不只是道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注重个人修为与境界提升。中国儒家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并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不注重修养,没有好的修养,也不可能成功立业。 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社会所尊重。对于拥有一定权力的干部来说,加强修养尤为重要。干部者,骨干、干练部分也。它是一个团体、一项事业的核心,也是一种信仰、一种理想的示范。治国先治吏,干部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头等大事。作为领导干部,身上承载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与百姓寄予的殷切希望,肩负着带领百姓谋求发展与实现富裕的重大责任,同时还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历史的检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修炼、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德、才、行、识兼备。有了这样的积累与修养,才可能正确使用权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发挥正能量,使百姓受益,身体力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如果我们每个干部都能这样严于律己、严于修身、严于用权,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那么才会赢得民心,人民才会看到希望,国家才有未来。正所谓“修己以安百姓”。 古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是说自我反省的问题。《诗经》上则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话,这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这一切都说明,一个人要有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听得进真言、诤言和忠言,郑重其事地进行自我修养。七十多年前,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提出,党员要不断改造和提高自己,在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和学习。在党的九十年发展历程中,这一问 题从来没有被忽视过。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共产党员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非常重要。 那么干部修养主要包括哪些呢?一是党性修养,这是最高要求。二是理论修养,重温马列经典,结合新实践读懂原理。因为我们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祖宗不能丢,历史不能割裂。三是知识修养,多读点社会科学方面的书。有的错误是私欲、虚荣、好大喜功造成的,有的则是无知使然。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常反思,方能开拓视野,宽广胸怀,提高认识,少犯错误。四是人格修养。干部、党员,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团体中,人格独立,才能民主团结;在社会上,人格健全,才能政治清明。这不只是共产党的要求,古今中外都如此。 干部修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风气的先导。在社会转型期、改革关键期,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养尤为重要。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一些地方并未彻底扫清。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精神懈怠;贪图名利,弄虚作假,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负责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和现象,有损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当前,中央提出的整顿“四风”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修养。每个党员干部,只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磨砺,认真修养,长此以往,自己的思想和品质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关键是要形成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则说,能担当历史大任的人物,都须经过痛苦艰辛的修炼过程,此即“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故欲做事、欲成事,必先做人,从加强自我修养开始。圣人如此,更何况人民公仆?! " "●凸显时代精髓 《权与德的修炼》紧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鉴往知来,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精髓。同时,将全面细致的理论解读与352个历史故事及经典案例相结合,深入剖析和系统诠释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与人格修养。 ●有思,有得,有价值 《权与德的修炼》的内容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梁衡先生这些年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整理而来,在写作的过程中系统而深入地思考了“干部修养”这个问题。这些受益对许多年轻干部来说,应当更有启发和价值。 ●古今中外名人谈“权”与“德”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 ——管仲 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明,虽察而人不服。 ——苏轼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 我们不要把权力和伟大弄混了。 ——政界人士 尤德尔 一切权力都是一种信托。因为有了权力的施行,我们才变得可靠;一切都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而且凡是产生于民的,都必须存在。 ——英国前首相 本杰明·迪斯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