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精)
作者简介
李克农(1**9.9.15~1962.2.9),汉族,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曾任红一方面*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工作部部长;参加长征后,任***联络局局长;抗战时,在***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开展抗*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社会部部长、北平*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副部长、人民革命*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副总参谋长、***调查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62年2月9*在北京逝世。
内容简介
1929年冬,***叛变革命已有两年多,上海仍然处在白色恐怖之中。 乌云密布,遮盖了万里晴空;黑雾层层,笼罩着茫茫大地。时而刮起一阵阵腥风,落下一阵阵血雨,多少革命志士遭到残害! 已经篡夺了政权的***,为他的“魔法”得逞得意狂笑。他要进一步加紧破坏白区的***组织,加紧围剿苏区的红*,企图把革命力量全部消灭掉。 这时,***特科在***委员、*委**周恩来直接领导下,鉴于钱壮飞已先打进****高特务机关,乃派李克农、胡底在钱壮飞掩护下,也趁机打人,形成了以钱壮飞为主要情报员、李克农为组长的三人情报小组,从而掌握了全国的***特务活动,与***的反革命“魔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较量。 上海是有革命传统的*大城市,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机关已迁到这里,坚持革命斗争。此时,他们三人也不约而同地来到上海。 李克农,1**9年生于安徽巢县。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即参加进步活动。1926年在安徽芜湖加入中国***,长期做地下工作,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安徽省的长江**地区坚持革命斗争。 1928年春,他根据*组织的指示,摆脱了敌人的追捕,从安徽秘密转移到上海。 他与上海*地下组织取得联系后,被编入中共上海北四川路春野书店支部。在支部里先做文化工作,后来做小市民工作,又去电车工会做发动群众工作。 同年秋,他同潘汉年等人一起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先后办小型报纸《铁甲车》和《老百姓报》,不久遭封闭。 同年冬,他被调到***沪中区委任宣传委员,继续做文化工作。 他来上海的这段时间里,基本上没有社会职业,处境十分艰难,过的是“悬脑袋,饿肚皮”的生活,常常空肚子喝“三鲜汤”——酱油、葱花加开水。但他的情绪乐观,精神饱满,写文章、办小报、编剧本,积极认真,特别是在复杂而紧张的斗争中,胆大心细,具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能及时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 钱壮飞,1**5年生于浙江湖州。191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初在北京挂牌行医,兼任美术学校教师和报纸编辑;后又转到京绥铁路附属医院任医生。1925年,他参加了中国***,积极投入革命斗争,同胡底等同志*夜辛勤奔走,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在群众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 1927年革命形势逆转,他和胡底的革命活动已被敌人发觉。北京反动**明令通缉钱、胡,他们在接到*组织的警报后,于1927年冬一同逃离北京,经天津先后到达上海。 …… 一本反映中国***隐蔽战线专业的书,《李克农:中共隐蔽战线的*****》史料由**分全部提供初次公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