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98
折扣购买: 永远的孔繁森(之二纪念孔繁森逝世20周年)
ISBN: 9787203088332
柴腾虎,笔名阿布,男,生于1953年, 山两闻喜人。中国作协会员,现任山两省环 保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2年2月,赴两藏阿里援藏,先后担 任副县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秘书长。 与孔繁森书记共事近两年。孔繁森殉职后, 为孔繁森撰写的挽联与墓志铭:“…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 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 被广泛引用和转载。作为孔繁森事迹报告团 成员在山东、山两、江苏等地作报告40余场。 1996年末调回到内地后,先后完成了“阿 里三部曲”——《梦回阿里》《同在阿里》《挺 进阿里》以及大量环保作品。 2004年11月29日孔繁森逝世十周年时, 完成了第四部作品《永远的孔繁森》(人民日 报出版社出版)。
有一天,孔繁森来到我的宿舍,与我谈了一些工 作上的 事情,送他时,在院子里,他看到我栽的一棵红柳树 ,便停 住脚步关心地问:“活了没有?”于是,我们俩又站 在红柳 树的旁边,聊起了阿里地区怎样发展利用红柳防风固 沙等等, 聊着聊着,不料,太阳灶聚焦点正好对准孔书记的肘 部, 等他感觉到有什么不对时,已经晚了,他仅有的这件 西服被 烤糊了一大块。 事后,孔繁森心疼了好长时间,并找人在那件西 服上打 了块补丁,每逢下乡时,就是坐在房内,他也很少脱 风衣。 1991年7月的一天,孔繁森带领工作组下乡搞调 查研究。 晚上,他有洗冷水澡的习惯,为了讲究卫生,他随手 就把内 衣内裤洗了,然后晾在帐篷外边的绳子上。下午了解 情况回 来,看见工作组的男同志都在那里指手画脚,品头论 足。走 近了,才知道大家是说他的内衣“有碍观瞻”,几乎 是补丁 摞补丁。 他风趣地回答:“反正穿在里边也看不见,法律 也没 规定,领导干部不能穿带补丁的内衣呀?” 通讯员帮他洗衣服时,看他的一件背心都破得不 成样子 了,便扔掉了,他又拣了回来洗净,自己缝缝补补又 穿上了。 阿里地委宣传部理教科长(山东人)先后给孔繁森 织过 两件毛衣,但他都在下乡时送给老百姓了。 援藏干部,阿里地区普兰县委书记刘明说,有一 次,孔 繁森上街给两个女儿买衣服,“一条裤子要20多块钱 ,他不 停地讲价,让人家便宜点、再便宜点。” 无独有偶,1997年7月中旬,我陪孔繁森夫人王 庆芝 到云南、贵州等地看望一些阿里援藏干部,到西安时 ,我们 去逛市场,她看中了适合孔静孔玲穿的裤子,价格也 是20 元一条裤子,她一直讨价还价,最后以35元的价格买 了两条。 二、吃兰州拉面的高级干部 1994年5月,孔繁森到北京向有关部门汇报阿里 灾情, 请求国家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当时,我正好也在北京 。有一 次,我们下午一点要到国家发改委去,已经12点多了 ,中 午饭还没吃,看见路边有家兰州拉面馆,孔繁森就毫 不犹豫 地走了进去。这家小面食馆条件很一般,而且人也很 杂,我 们正在犹豫时,孔繁森已经坐了下来,并且吩咐,一 人一碗 面,赶快吃。 就这样,我们啥菜也没有点,一碗兰州拉面了事 。 在阿里,孔繁森吃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饭桌 上的饭 菜不能剩,如果有吃不完的,他就说谁点的谁吃完。 他儿子孔杰到阿里后,一次下乡时,吃中午饭的 时候到 了,正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我们在一个戈壁 滩上停 了下来,大家用“喷灯”烧开水,泡上方便面,正准 备吃时, 一阵狂风挟带着沙子扑面打来,大家赶紧用手捂住方 便面盒。 这时,行署副专员王玉昌笑着问孔杰:“小杰,这里 苦不苦?” 孔杰脱口而出:“这鬼天气,来前想都没想到!”孔 繁森瞪 了儿子一眼:“将就着吃吧,别太娇气了。”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