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为青春念书:中学生留美亲历实录
ISBN: 9787513942683
"贾亦真(Yizhen Jia) ? 出生于北京 ; ? 2013年(7岁)跟家人来到美国洛杉矶 ; ? 现就读于圣玛格丽特主教学校(St.Margaret’s Episcopal School),并开始创业。 "
"很多家长对把孩子送到美国有诸多担心,所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朋友Mandy在寄宿家庭的生活,以及在寄宿家庭选择与相处方面的经验,希望可以解答大家对寄宿家庭的疑问。 第一节 寄宿家庭的苦与甜 来美国上中学,通常有4种居住方式: 第一种,寄宿家庭。 你如果读的是非寄宿学校,想要深度体验美国的文化,这是一种很好的居住方式。 第二种,住校。 在美国,能提供住宿的中小学很少,大概只有5%的学校是住宿学校。所以这个选项相对来说并不普遍。 第三种,自行租房子。 一般来说,美国中学生是不允许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的。因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学校方面对学生的安全也会有很多担忧。通常,都是上了大学才开始自己租房子住。 第四种,和家人一起居住。 这种方式是我最推荐的一种居住方式,也是我本人现在的居住方式。但是这种居住方式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比如要在学校附近有房子,家人有美国签证,以及家人有时间过来陪伴。因此,相对来说这种居住方式要比其他几种方式的门槛高一些。 Mandy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在重庆上了小学和国际初中后,来美国上高中。她于2019年来到了洛杉矶的一所私立高中求学,先后居住过两个寄宿家庭,所以对于寄宿家庭的选择以及与寄宿家庭相处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 找寄宿家庭的渠道 住寄宿家庭的前提是:你上的是一所走读学校,家人无法陪读,只能住在别人家里。寻找寄宿家庭,一般有三种渠道: 熟人介绍 如果家里在美国有一定的人脉,你可以通过这些人来介绍。或者你在美国有亲戚、朋友,他们愿意让你住在他们家里,帮助监督你上下学,照顾你。我觉得这种寄宿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彼此信任度比较高,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完全陌生的寄宿家庭,而是亲人、朋友般的 存在,与孩子父母的联系更紧密。但这并不容易做到,毕竟在朋友中寻找愿意且合适的寄宿家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型中介机构介绍 通常大型中介机构介绍的寄宿家庭都是纯陌生人。对一个人完全不了解,就要住在他的家里,对任何人来说,都会比较紧张。但是寄宿家庭在美国是一种制度化的选择,大型中介机构有较多的资源和选项,有的中介机构长期与美国学校合作,比如IPERC(中美教育研究与交流 中心)、Cambridge Network(剑桥美国高中联盟)等。大型中介机构可选择的寄宿家庭更多一些,它们一般会给出3~5个家庭的信息让你选择,沟通完成后,就签订合同。 此外,大型中介机构还会提供一些额外服务,比如帮助家长和学校沟通,帮助孩子克服语言障碍,帮助翻译文件等,这也是大型中介机构的一个优势。 当地私人机构介绍 除了大型中介机构之外,还有一些私人小型中介机构可以选择。这类私人机构,通常是通过朋友关系网进行介绍,相对来说价格偏低,服务项目也与大型中介机构有所不同。比如我居住的地方就有一个叫Ryan的人,在从事这方面的业务。 一般来说,寻找寄宿家庭,我们首选与大型中介机构合作,毕竟大机构各方面更完善,也更有保障。我的朋友Mandy就在这方面吃过亏,有一次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她曾经找过一个美国当地的小型私人中介机构,到美国后,她就见过一次介绍人,并且中介机构在收钱之后没有任何后续服务和跟进。如果她真的在寄宿家庭遇到什么问题,这个中介机构也不会提供帮助。 后来,Mandy又找了一家叫iPad的中介机构,相对来说就好很多。这家中介机构会在重大节日或者假期,带着所服务的学生,一起外出聚餐交流;一旦某个学生有任何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沟通并给予帮助,平时和家长的沟通也非常多。 所以选中介机构,一定要提前做好调查,一定要很仔细地去甄别,要多看看他们的顾客反馈。毕竟很多小留学生刚到美国,举目无亲,这时候一个可靠的中介机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帮助他们迅速融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 对寄宿家庭的合理期待 我们去寄宿家庭住宿之前,先要给自己打“预防针”,一定要对寄宿家庭的生活有一个非常合理的期待。其实对于接待你的寄宿家庭的成员而言,这只是他们的一份工作、一份收入,所以他们尽可能完成的也是合同上的工作内容。比如提供食物、提供住宿、接送上下学,他们的职责仅限于此。 如果寄宿的孩子还想要得到诸如情感支持之类的,最好不要过多地期待。比如心情不好哭鼻子,想要去找寄宿家庭的长辈倾诉,或者学校有家长会,希望寄宿家庭的长辈可以去参加,或者希望可以跟寄宿家庭的长辈分享一下生活中的事情,这些是无法要求他们的,毕竟这些都不是寄宿家庭在合同规定范围内应尽的责任。 我认为跟寄宿家庭建立关系,与跟其他任何人建立关系是一样的。你要想和他们成为朋友,肯定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要讲礼貌,节日或者对于寄宿家庭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可以送个礼物之类的,礼尚往来,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比较好的关系。 我的朋友Mandy住过两个寄宿家庭,她与这两个寄宿家庭之间的关系都特别好,成了朋友。但是即使关系再好,寄宿家庭的长辈也不可能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对自己无条件地好,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期待,寄宿家庭的妈妈会变成自己在国外的妈妈,这是不现实的,她最多也就是你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她帮你的父母把你照看好,不出什么意外就好,她不会对你百般呵护,你们之间是非常商业的合同关系。 你只有对寄宿家庭有了合理的期待,才不会落差太大,才不会感到失望。 筛选适合自己的寄宿家庭 在选择寄宿家庭的时候,中介会发给你寄宿家庭的全部档案,上面有寄宿家庭的详细信息。比如姓名、家庭结构、家人的年龄、从事什么工作等。你可以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揣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然后再来决定这个寄宿家庭是否适合自己。 同时,寄宿家庭的档案里也会展示很多照片,通过照片你可以看看他们的家庭气氛是否适合自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找寄宿家庭这件事真的很讲缘分,需要有一点第六感。就像我们谈恋爱、找朋友一样,有时候很讲究眼缘。 " "这是一本留美中学生关于学业、成长与梦想的青春自助手册。 看了很多寄宿家庭的信息,还是不知道怎么选。 研究了很多学校的资料,感觉每所学校都不错,选择困难症又犯了。 学校这么多课,怎么选?况且还会影响到申请大学,真是怕选错。 不知道孩子在国外过得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孩子很少和家人联系,即使偶尔打电话,也是报喜不报忧。 ………… 作者将自己及朋友们在国外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点滴分享给国内的孩子和家长,为计划留学或正在留学的孩子和家长释疑:如何选择合适的寄宿家庭,如何突破语言关,如何申请合适的国际学校,如何适应国际学校的学习、生活,如何为申请理想大学进行有效高中选课,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等。 越入人海,时有风雨,求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希望你,希望我,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坚强、坚韧!跨过千山万水,追逐梦想,终能不负韶华,迎来开阔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