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纪念典藏版)
作者简介
沈从文 1902-1988 湖南凤凰县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作品结集约80多部,主要著作有:小说《边城》《长河》《龙朱》《虎雏》《月下小景》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20世纪50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晚年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凭一颗诚心,一支笔,用*干净的文字塑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他的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在充满焦虑甚至苦难的现实中,他笔下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内容简介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 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 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 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静静的河水 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 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 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 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 去。渡船头竖了一支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 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 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 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 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地跃上了岸,拉 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 ,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 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 ,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 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 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 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 ,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 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 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适! ”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 路人随意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 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 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 ,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 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 《边城》是作者*负盛名的代表作,凭此书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二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