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但我是亿万富翁/非凡人生系列

我年轻但我是亿万富翁/非凡人生系列
作者: 周月明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0.40
折扣购买: 我年轻但我是亿万富翁/非凡人生系列
ISBN: 7806995501

作者简介

希望用平和安静的态度来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理想中的生活,是懒洋洋的环游世界,并用文字来记录心灵的感受。 喜欢幻想却不沈迷,现在依然?了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奋斗着。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培养财商从小开始 1.财富的意识从何而来 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财商是和智商一样重要的素质,所不同的是 ,财商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而且还是可以经由后天的训练来提高的。 经心理学家们证实,孩子金钱意识的发展,大致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 ,没有金钱功能意识:视金钱为一种玩具,一张可以随意摆弄的纸。第二阶 段,朦胧的金钱功能意识:不认识钱,只知道用来换东西。没有自觉的买卖 行为。第三阶段,简单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意识到钱 可以买东西,有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第四阶段,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 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第五阶段,全面的金钱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 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金钱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认识到金钱的社会功 能。第六阶段,创新的金钱功能意识:亦即具备了运用金钱进行金钱增值的 自觉意识,明白金钱可以越变越多。 每个孩子的意识发展过程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孩子直到进入社会对金钱 也没有太多的认识,而有的孩子则在很早的时候就达到了第六阶段。 美国的股票之神巴菲特应该算是一个极为早熟的孩子。他小小年纪便满 肚子都是生意经。5岁时,巴菲特在自家门前向路人兜售从祖父的杂货店里 批发出来的口香糖和柠檬汁。6岁时,他用25美分在祖父的杂货店里买了6瓶 可乐,然后在湖边以5美分一瓶的价格卖给游人。稍大一些,他带领小伙伴 到高尔夫球场捡使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相当不错。上中学 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 板们,挣取外快。 1940年,10岁的巴菲特随父亲去了纽约。在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他被华 尔街股票交易所的景象迷住了。一年后,这个少年第一次进行股票投资,以 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进了一种公用事业股票,不久,这只股票的价格上升到 了40美元,巴菲特将股票抛出。首次投资虽然赚得不多,但却给他带来了赢 利的喜悦。 1943年,巴菲特的父亲当选为国会议员,于是全家迁到了华盛顿。在这 里,巴菲特成为《华盛顿邮报》的报童。这年,才13岁的巴菲特,煞有介事 地登记了自己的收人,提交了纳税清单,并拒绝父母为他代交税款。 巴菲特的成熟可以说有一部分来自其家庭状况的影响。他的父亲在进入 国会之前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只是受经济大萧条的困扰,股票市场崩溃, 他父亲的公司也就难以为继了。家境的困窘使巴菲特不得不过早地关心钱的 问题。再有一半则来自于他天生的对数字的敏感和热爱。童年时,他就对数 字有着特殊的兴趣,如大街上车辆的牌号,每个单词在报刊上出现的次数, 棒球赛比分,甚至一些社会名流的生卒年份,都能让他数上老半天。当然, 事实上他关心的并不是数字,而是金钱。小时候的巴菲特喜欢四处走动兑换 零钱,他对兑换零钱的过程和拥有金钱的感觉非常着迷。做数学计算题,特 别是涉及用极快的速度计算复利利息,是他从儿童时期就非常喜欢且全心投 入的一种消遣娱乐方式。他是数着他“想象中的财富”成长起来的。 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但是实际的能力确实常常因为热情而产生。 儿时的巴菲特就像一个书虫,并且具有过人的记忆力。他最爱读的当然 不是童话故事,而是教人如何发财的“秘籍”,如《赚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 》、《从十美元成为大富翁的故事》。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巴菲特挣钱的点子也层出不穷,虽说早期的积蓄 与他后来的财富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然而这正是这个超级大富翁不可或 缺的起步。他的姐姐多丽丝感慨万千地说:“他从小脑子里便充满了赚钱的 点子,他唯一的志愿就是成为人人尊敬的富翁。” 巴菲特10岁的时候,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 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他曾说过,他在六七 岁时就对股票产生了兴趣。“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种遗憾,那就是我没有早 一点开始从事股票事业。”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不久,一帮亲朋凑了10.5万美元,其中有他的一 部分——巴菲特有限公司就这样开业了。由于善于与人沟通,公司成立第一 年就集资50万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已拥有了5家合伙人公司。 巴菲特是个赚钱的天才吗?一般人也可以成为巴菲特吗?从某种意义上讲 ,可以说是的。或许普通的小孩子并没有他那样的数字天赋,不过操控金钱 的欲望可以弥补这一点,获取财富的热情可以大大提高对于数字的敏感度。 如今的青少年没有碰到过经济大萧条,不必承受生活困窘的压力,不过现代 的环境或许能够促使他们更快地成熟,借助更为先进的手段,他们可以花费 比前辈更少的力气得到更多的资讯和教导,以及更为广阔的实践天地。 财富与财富的意识息息相关,财富意识并不等于金钱意识,这是一个更 为复杂的思维系统。在今天,人们把它概括为“财商”,包括观念、知识、 行为三个层面。观念是指对金钱、对财富认识和理解的过程;知识是指投资 创业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包括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等;行为是观念的表现 和载体的能量,是观念和知识在“我”与环境之间的实施,突出表现了自我 突破、自我激活、自我控制的特质和能力。这三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援,共 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财商”概念。 罗伯特·清崎曾一再强调穷人与富人的区别:“大多数人穷是因为他们 拥有一份职业,而职业不会使你变富。工作带给你金钱,但是又流出去了。 富人用资产为他们赚钱。他们没有工作,他们只是不断地改进财商,不断地 改进他们所接受的教育。” 有了足够高的财商,才会有足够的认识和驾驭金钱运作规则的能力,这 种能力不会从天而降,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培育而来。巴菲特的例子说明 ,对财富的热情,加上相关知识的学习,再加上实际的操作,财商增长可能 会超过人们的想象。 P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