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4.10
折扣购买: 托尔斯泰思想小品(精)/名人思想名篇
ISBN: 9787552023541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在动物中,恶会唤起恶,动物不具备任何能力 去克制它们被挑起的恶,只会去奋力以恶报恶,丝 毫也不顾恶不可避免地会酿成更大的恶。而人是有 理性的,他们不会看不到恶只能引发更大的恶,因 此他们本应克制,避免以恶报恶的行为,但是人的 动物本性往往战胜其理性的本性,于是人便把本应 用于防止以恶报恶的理性,却用于为他们所作的恶 加以辩解,并把这称之为报应、惩罚。 人们说,可以以恶报恶,为的是对人加以改造 。这是错误的。他们是在自欺欺人。以恶还恶不是 为了改造人,而是为了施加报复。不能采用作恶的 方式来改造恶。 惩罚——照俄语的说法说是教训一下。教训只 能用善的言语和善的榜样。以恶还恶——这不是教 训,而是诲淫诲盗。 在疼痛和激怒的情况下,动物所作出的反应, 小孩子和傻瓜也会有些成年人所作出的反应是,对 那造成他痛苦的对象恶声恶气,并同样给对方施加 痛苦,这类行为被认为是自称统治者的人们的合法 权力。有理性的人不会不明白,任何一种恶都是被 与之对立的善所消灭的,正如火之于水,但是在一 瞬间他所做的却是与理性告诉他应做的正好相反。 法律(真的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告诉他,这样做 是应该的。 对于以惩罚可以消灭恶的迷信是极为有害的, 其原因在于,当人们按照这种说法去做的时候,他 们认为这不仅是被允许的,而且是一种善行。 惩罚和以惩罚相威胁可以让人生畏,可以使他 暂时克制恶欲,但却无法使之得到改造。 惩罚对人来说永远是残酷而痛苦的。假如它不 是残酷而痛苦的,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监禁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如此的残酷而痛苦,正如 100年前存在过的笞刑一样。 走入迷途的人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复仇情感和防 卫欲望加以辩解,并把这种情感归因于上帝,让人 们相信,上帝会为人们所做的坏事而施加惩罚。 人们的不幸大多是由于那些陷于罪孽的人认为 自己有惩罚的权力。“申冤在我,我必报应。”《 新约·罗马书》12:19载:“亲爱的弟兄,不要自 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 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意思是上帝会去 惩罚恶的,而无须个人去对他人实施惩罚。 正如存在对假上帝、假神启、迎合上帝及拯救 灵魂的假仪式的迷信一样,也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迷 信,即认为某些人可以使用暴力迫使另一些人过善 的生活。对假的上帝、神启和拯救灵魂的神秘仪式 的迷信,已开始被破除,并且差不多已被破除;而 那种惩罚坏人以保障其他人幸福的国家迷信,却被 所有人承认,并以这种名义滥施暴行。 只有那些彻头彻尾的权欲熏心的人,才会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