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讲唐五代两宋文学简史(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417/03/20220417030408147.jpg)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43.89
折扣购买: 郑振铎讲唐五代两宋文学简史(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ISBN: 9787550040793
隋及唐初文学 隋及唐初文学皆受梁陈的影响——南朝文士 北上者之多——隋的诗坛——诗人的杨广——北 方诗人:薛道衡、卢思道及李德林——杨素与孙 万寿——南朝的降臣们:王胄及许善心等——唐 初的诗坛——陈隋的遗老们:许敬宗等——长孙 无忌、李义府与上官仪——魏徵——王绩——初 唐四杰:王杨卢骆——白话诗人王梵志——隋及 唐初的散文——玄奘的翻译工作——《大唐西域 记》 一 从庾信、王褒入周以后,北朝的文学起了一 个很大的变动。几乎是自居于六朝风尚“化外” 的北周与北齐的文坛,登时发生了一个大改革, 把他们自己掷身到时代的潮流之中,而成为六朝 文学运动中的北方的支流。到了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 年),南朝的陈,为隋兵所灭,自后主陈 叔宝以下诸文臣学士,皆北徙。于是跟随了南北 朝的统一,而文坛也便统一了。在隋代的三四十 年间(581—618)差不多没有什么新的树立。 从炀帝杨广以下,全都是无条件地承袭了梁、陈 的文风。李渊禅代(618 年)之后,情形还是不 变。唐初的文士们,不仅大多数是由隋入唐的, 且也半是从前由陈北徙的;像傅奕、欧阳询、褚 亮、萧德言、姚思廉、虞世南、李百药、陈叔达 、孔颖达、温彦博、颜师古诸人,莫不皆然。当 然,那时文坛的风气是不会有什么丕变的。及王 、杨、卢、骆四杰出现,唐代的文学,始现出从 自身放射出的光芒来。但王、杨、卢、骆诸人, 与其说是改变了六朝的风尚,还不如说是更进展 地把六朝的风尚更深刻化、更精密化、更普及化 了。他们不是六朝文学的改革者,而是变本加厉 地把六朝文学的势力与影响更加扩大了。他们承 袭了六朝文学的一切,咀嚼了之后,更精练地吐 了出来。他们引导了、开始了“律诗”的时代。 在他们的时候,倩妍的短曲,像《子夜》《读曲 》之流是不见了;梁、陈的别一新体,像“沙飞 朝似幕,云起夜疑城”(梁简文帝),“白云浮 海际,明月落河滨”(吴均),“终南云影落, 渭北雨声多”(江总)之流,却更具体地成为流 行的诗格。这便启示着“律诗时代”的到来。在 这一方面,所谓“四杰”的努力是不能忘记的。 二 先讲诗坛的情形。隋代的诗坛,全受梁、陈 的余光所照,既如上文所述。陈叔达、许善心、 王胄以及虞世基、世南兄弟,皆为由陈入隋者。 北土的诗人们,像卢思道、薛道衡等也全都受梁 、陈的影响。当时的文学的东道主,像帝王的杨 广,大臣的杨素,也都善于为文。杨广的天才尤 高,所作艳曲,上可追梁代三帝,下亦能比肩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