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变局(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731/03/20230731034029875.jpg)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晚明大变局(精)
ISBN: 9787101111002
无
2.倭患与真倭、假倭 亲历平倭事宜的唐枢,在一篇写于嘉靖三十一年 (1552)的公文中,提及“寇之缘由”,说得还是比 较客观的:“海寇之炽,自嘉靖五六年始。彼因商道 禁严,横行劫掠,然止以南纪澳为巢穴,居有定处。 至嘉靖二十年后,许栋、李光头等掠人责赎,声势衍 蔓,然止偶遇佛郎机船数只,党有定伙。昔时在倭为 寇,在我国为民;行者为寇,居者为良民。今则华夷 浑处,内外连结,善恶莫辨。官府举动方下堂阶,而 声传贼众;贼有勾当,不时遣入,而即作施行,推厥 所终,诚可疑惧。” 地方政府第一次以“倭贼入寇”上报朝廷,与“ 内地奸商”汪直、徐海与余姚谢氏在海外贸易上的纠 纷有关。朱纨在奏报漳州走马溪大捷时,说“夷患率 中国并海居民为之”,王士骐引用这一奏疏,所写的 按语很值得注意:海上之事,初起于内地奸商汪直、 徐海等,常阑出中国财物,与番商市易,皆主于余姚 谢氏。久之,谢氏颇抑勒其值,诸奸索之急,谢氏度 负多不能偿,则以言恐之曰:“吾将首汝于官。”诸 奸既恨且惧,乃纠合徒党、番客,夜劫谢氏,火其居 ,杀男女数人,大掠而去。县官仓惶申闻上司云:“ 倭贼入寇。”巡抚纨下令捕贼甚急,又令滨海居民有 素与番人通者,皆得自首及告。于是人心汹汹,转相 告引,或诬良善,而诸奸畏官兵搜捕,亦遂勾引岛夷 及海中巨盗,所在劫掠,乘汛登岸,动以倭贼为名, 其实真倭无几。显然,地方官所谓“倭贼入寇”完全 是讹传。所谓“内地奸商”汪直、徐海,不过是从事 海外贸易的徽州商人,他们代理余姚谢氏货物的外销 业务,另一方则是停泊在宁波外海的日本或葡萄牙商 船,汪直、徐海从中起到中介作用,收取佣金而已。 由于谢氏经常拖欠应付的佣金,引起纠纷,最终导致 一场焚劫事件,轰动一时,却与“倭贼”全然无关。 此处所说的余姚谢氏,即前任大学士谢迁家族,与同 安林氏一样,都有强硬的背景,可见势豪之家都卷入 走私贸易,所以难禁。但是,走私贸易者并非倭寇。 这条关于倭寇缘起的重要史料,值得重视。 同时代的嘉兴人李日华,在《嘉禾倭寇纪略》中 也有类似的说法:海上之事,初起于内地奸商汪直、 徐海辈,阑出中国财物,与番舶市易。主于余姚谢氏 ,颇抑勒其值,谢复多所贞,度不能悉偿,则恐之曰 :“吾将首汝”。诸奸恨且惧,纠合徒党,夜焚劫谢 氏,杀男妇数人,掠资而去。有司张皇其事,称“倭 入寇”。巡抚都御史朱纨下令捕贼甚急,又令沿海居 民得互讦察,相告言。于是人心汹汹,诸奸莫必其命 ,遂勾岛夷及海中亡命,乘潮登岸行劫。李氏退官后 致力于地方志编纂,此文当为地方志而写,应是实录 。李日华与王士骐是同时代人,王是万历十七年 (1589)进士,李是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王是 太仓人,李是嘉兴人,就时间与空间而言,都是嘉靖 倭患的亲历者,所见略同,不足为奇。然而文字如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