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红色印记

七星红色印记
作者: 编者:中共阳春市春城街道七星村委员会//阳春市漠阳江红色文化研究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七星红色印记
ISBN: 97875205437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先农乡革命斗争概况 阳春市漠阳江红色文化 研究会编写组 先农乡(解放前包括现在 阳春市春城街道七星、新云 、岗脊、高蝴以及马水镇河 墩的部分地方)靠近春城, 是阳春城西南方向的关口要 塞,水源充裕,是有名的鱼 米之乡,也是历代的兵家护 城必守之地。自近代史以来 ,先农乡人民与全国劳苦大 众一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无 限期盼。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先 农乡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有 十多名老师和农民被发展加 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 ,中共阳春特支在先农乡中 心小学建立阳春第一个农村 党支部——中共先农乡支部 ,首任书记为周道庄,同时 建立岗尾党小组。从此燃起 阳春农民的革命斗争烈火… … 一、马列主义开始在先 农扎根 1934年,先农乡白坟村 的郑宏璋在广州读大学期间 ,受广州革命运动的影响, 自觉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 郑宏璋等四名学生不怕个人 安危,利用课余时间为“工 人运动小组”秘密刻印抗日 传单并散发。后来因有人告 密,室友单容沛被抓,郑宏 璋和其余二人逃脱。郑宏璋 从此离开了学校,到东莞县 当老师。后来,郑宏璋返回 家乡到多间小学任教。 1937年10月16日,广州 外县工作委员会派出的共产 党员章沛、叶镜澄到阳春与 阳春籍共产党员刘文昭一起 成立阳春第一个共产党小组 ,发展共产党员,在春州大 地点燃起希望的星火。 1937年,郑宏璋回到先 农乡中心小学任教,与邓泰 升志同道合,积极宣传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