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33.93
折扣购买: 读书·治学·写作
ISBN: 9787559676085
季羡林(1911.8.6-2009.7.11),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等。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曾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桂冠。
开卷有益 这是一句老生常谈。如 果要追溯起源的话,那就要 追到一位皇帝身上。宋王辟 之《渑水燕谈录》卷六: (宋)太宗日阅《(太 平)御览》三卷,因事业有 缺,暇日追补之。尝日:“ 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 这一段话说不定也是“颂 圣”之辞,不尽可信。然而 我宁愿信其有,因为它真说 到点子上。 鲁迅先生有时候说:“随 便翻翻。”我看意思也一样 。他之所以能博闻强记,博 古通今,与“随便翻翻”是有 密切联系的。 “卷”指的是书,“随便翻 翻”也指的是书。书为什么 能有这样大的威力呢?自从 人类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 字,抄成或印成了书,书就 成了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类要生存下去,文化就必 须传承下去,因而书也就必 须读下去。特别是在当今信 息爆炸的时代中,我们必须 及时得到信息。只有这样, 人才能潇洒地生活下去,否 则将适得其反。信息怎样得 到呢?看能得到信息,听也 能得到信息,而读书仍然是 重要的信息源,所以非读书 不可。 什么人需要读书呢?在 将来人类共同进入大同之域 时,人人都一定要而且肯读 书的,以此为乐,而不以此 为苦。眼前我们还做不到这 一步。“四人帮”说:读书越 多越反动。此“四人帮”之所 以为“四人帮”也。我们可以 置之不理。如今有个别的“ 大款”,也同刘邦和项羽一 样,是不读书的。不读书照 样能够发大财。然而,我认 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相 信不久就会改变。传承文化 不能寄希望于这些人身上, 而只能寄托在已毕业或尚未 毕业的大学生身上。他们是 我们的希望,他们代表着我 们的未来。大学生们肩上的 担子重啊!他们是任重而道 远。为了人类的继续生存, 为了前对得起祖先,后对得 起子孙,大学生们(当然还 有其他一些人)必须读书。 这已是天经地义,无须争辩 。 根据我同北京大学学生 的接触和我对他们的观察, 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肯读书 的。他们有的说,自己感到 迷惘,不知所从。他们成立 了一些社团,共同探讨问题 ,研究人生,对人生的意义 与价值感兴趣。他们甚至想 探究宇宙的奥秘。他们是肯 思索的一代人,是可以信赖 的、极为可爱的一代年轻人 。同他们在一起,我这个望 九之年的老人也仿佛返老还 童,心里溢满了青春活力。 说这些青年不肯读书,是不 符合实际情况的。 读什么样的书呢?自己 专业的书当然要读,这不在 话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 应该“随便翻翻”,知识面越 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 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 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 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 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 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 。 因此,我奉献给今天的 大学生们一句话:开卷有益 。 1994年4月5日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