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肥胖科学减肥

认识肥胖科学减肥
作者: 王启才//周怡伶
出版社: 中医古籍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认识肥胖科学减肥
ISBN: 9787801744968

作者简介

周怡伶:1952年生,中药美容专家。毕业于中科院心理函授大学,深造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周怡伶中药美容保健有限公司、中皇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怡伶美容学校校长,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联教育培训委员会专家讲师,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商联美容商会副会长,江苏省社会学会企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市美容美发协会副会长。2006年11月受聘为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南京减肥、美容基地美容顾问。 王启才,1947年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香港中医研究院顾问、客座教授,中日特种针法研究会讲师团教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主编。曾经为南京《每日桥报》主持“减肥专题讲座”,是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连续9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针灸减肥和美容高级研修班”主讲之一。1989年获南京中医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2003年获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奖教金,2006年被评为全国第四届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

内容简介

肥胖的外因 肥胖本来以中老年妇女为多见,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肥 胖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除女性之外,大腹便便的男士也多了起来,少年儿 童中的“小胖墩”也为数不少。究其外因,就是由于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和 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多食、贪睡、少活动便成为引起肥胖的最主要的外在 因素。 1.进食过多,营养过剩,这是导致肥胖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那些偏食 高脂肪、高糖(碳水化合物)、重盐分食物者以及好喝酒、饮咖啡、喜吃零食 糕点、睡前贪食、爱吃夜宵的人,由于饮食中摄取的热量过多,食人有余, 消耗输出不足,致使合成代谢增加,多余的营养物质即转化为脂肪沉积于皮 下,形成肥胖之体。在这些人中,有的是对多种食物胃口均好,特佳,常常 极度饱食。有的是抵挡不住香甜食物的诱惑,遇到喜食的东西就不注意节制 ,一发不可收拾。 2.饮食因素热量摄人过多,尤其高脂肪或高糖饮食均可导致脂肪堆积 。据对2 319名20岁以上人群调查,炊事员相对进食丰美,肥胖发生率高达 60%;食品厂、啤酒厂的工人发病率高达44%;而一般工人仅占15%。有人 统计381名肥胖者,以饮食不合理为肥胖原因者占有54.3%,说明饮食不合 理为肥胖的重要因素。 3.少年儿童肥胖,或由于婴幼儿时期喂养不合理,少数当妈妈的为保 自己的体型美,不愿意以母乳喂养孩子(哺乳会使母亲发胖,这个观点本身 就是错误的),而代之以大量奶粉、谷物、饼干等高糖分食物,误认为多食 能使孩子健康。或因为少年时代偏食甜食品(如含糖量极高的饮料、各种油 炸或烤制的高热量食品等),进食量的超标必然导致体重的超标。 4.人过中年之后,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活动量势必相应减少,体内 能量的输出和消耗也相对减少,如饮食习惯依旧不变,热能进多出少,加上 许多人的职业、工作性质本身就是多静少动的,即会使人中年“发福”。而 有些患有慢性病症者,或产后、手术之后一味加强营养,过于强调卧休息, 也会养胖超标。至于那些既不爱体力劳动、又不愿意多动脑筋、贪吃贪睡、 好逸恶劳者,肥胖更会与他们结缘。 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的能量 以脂肪储存于全身脂肪库中。有人统计散步、跑步所消耗的能量与静坐时比 较有明显差异。故认为活动量的减少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有人统计 381名肥胖者,以不运动贪睡为肥胖原因者最多,占68.8%,说明活动与运 动在肥胖病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过多饮食、少于活动、肥胖三者之间常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 环。食人过多过饱后,便喜静少动,容易发胖;一旦发胖后,稍事活动即气 短而喘,只好被迫少动或停止活动;活动量减少,供给胃肠的血液就会增多 ,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就会加速,饥饿感出现也快,又会促进多食,发胖… …。这种恶性循环,必须引起多食、贪睡、少动者的高度警惕! 肥胖的病理机制 肥胖就是在营养过剩的前提下,人体能量代谢出现紊乱后反而导致的营 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病症,所以,常常被人们戏称为“外强中干症”。 现代医学认为:当神经精神一内分泌系统在遗传基因影响之下调节失常 并且附加进食过多、活动减少等外因,能量代谢才会失调,热能进多出少, 脂肪细胞才会肥大,脂肪细胞含脂量增加,逐渐导致身体肥胖。这在肥胖的 病因中,已经论及,此不赘述。那么,中医学又是怎样认识肥胖症病理机制 的呢? 中医学认为:肥胖症是人体内脏腑经络功能失常、阴阳失调、气血失和 、脉道不利、痰湿内阻的一种表现。本虚标实、阳虚阴盛是其主要病理机制 。本虚标实义同“外强中干”,“本”就是人体内在的正气,“标”就是病 的外在表现。本虚、阳虚即指正气虚弱,阳气不足;标实、阴盛即指阴寒有 余,痰湿内盛。水湿痰浊属阴寒之邪,在人体必须依赖充实的阳气才得以运 化转输。或以呼吸、汗液的形式从口鼻、皮肤蒸发而散,或化生为大小便从 前后二阴排出体外。如若人的阴气不足诸多脏腑的功能活动就会低下,气不 化津,水湿内停,溢于肌肤,而现肥胖。 “肥胖之人多痰湿”,这是中医学阐释肥胖症的至理名言。肥胖症在整 个病理过程中,广泛涉及到脾、胃、大小肠、肺、肝、胆、肾、膀胱、三焦 等诸多脏腑,这些脏腑与人体水液代谢息息相关。其中,特别与脾、胃、肺 、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胃主受纳水谷,以降为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升为和。若长年过食 肥甘厚味,滋腻伤脾、脾气虚弱,或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运化受阻,水谷精 微不能正常运化,虚则水湿不化,酿生痰浊;实则胃肠腑热,食欲偏旺,消 谷善饥,多食而生浊脂。 肺主呼吸、外合皮毛,主管毛孔开阖、汗液发散;若脾虚无以化生气血 ,就难以输布水谷精微以充养全身上下。上不能输精养肺、温养皮肤,肺气 不足,腠理闭塞,失于宣泄,则无力开启毛窍,蒸发汗液,汗无以出,炼而 生痰;下不足则无力能调二便。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有“主疏泄“的功能作用。如果肝气郁结 ,疏泄功能失调,赳伐脾胃,直接影响脾胃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运化受阻, 加剧水湿痰浊的形成、瘀积,郁而增肥。 肾为水火之脏,温煦五脏六腑,通调水道。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二 便排空乏力,肤肿肌胀。脾肺之阳气源于肾阳,脾阴、肺阴源于肾阴,因此 ,肾阳的不足和肾阴的亏乏,又都可引起脾、肺二脏的功能失调而生痰湿。 在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遂致痰湿浊脂滞留肌肤而形成肥胖。故中医 学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以及“肝 郁生痰”的至理名言。 肥胖的蝠床表现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俗语,意思也就是说当一个人 进人中老年之后,身体过于肥胖并不是一件幸运的好事,而是一种不健康的 表现,不但影响形体美,而且还会大大加重内脏的负担,带来一系列不良的 的后果。 单纯性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在现阶段,主要多发于少年儿童和中老 年人(尤以女性为主)。轻度肥胖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以身体脂肪沉 积偏多为主(男性以颈项部和躯干部脂肪沉积为主,女性以乳房、腹部、臀 部和四肢脂肪沉积为主)。 肥胖症患者除体态臃肿之外,还会出现嗜睡,疲乏无力,稍动则气促、 胸闷、心慌,易饥多食,汗多怕热,下肢浮肿等表现。日久则易并发高血压 、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炎、抑郁 症、中风诸疾等“代谢综合征”。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认定肥胖已 经不再仅仅只是影响人的形体美,而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影响极大的病 。 中度和重度肥胖者由于脂肪的大量堆积,不仅显得体态臃肿、行动不便 ,而且由于机体内脏和骨骼负担的加重,氧的消耗量比正常人高也30—40% ,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可伴发不同程度的肺泡换气低下 、心血管系统症候群以及内分泌系统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诸如怕热,多汗 ,不能耐受较重的体力活动(动则气促、心悸、头晕),腰背疼痛,关节疼痛 ,精神不振,容易疲乏,多食善饥,食后腹胀,大便干结,肢体浮肿,男子 性欲低下、阳痿、不育,女子月经稀少、闭经、不孕等。 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50%以上(体重往往在100—150公斤以上),就算是 极度肥胖了。极度肥胖者由于体重剧增,肺泡换气严重不足,心输出量和血 容量加大,又会出现喜卧少动、嗜睡酣眠、呼吸困难、紫绀(面部及El唇、 指端呈现青紫)、左心室扩大以及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 另外,肥胖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思想负担,使精神苦闷,从而在情绪上 急躁易怒。病者的舌体淡而胖大,舌苔白腻,脉象沉细弦滑。 继发性肥胖症患者除有上述肥胖症的表现外,还有各自独特的原发病症 状可查。这将在以后的“肥胖的鉴别诊断”中详细论及。P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