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

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
作者: 大卫
出版社: 石油工业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6.20
折扣购买: 影响我中学时代的感恩美文
ISBN: 9787502199555

作者简介

《读者》首批签约作家,其作品《一筐浪漫主义的桃》、《悲悯的档次》、《心疼的底线》、《在夜行列车上》、《怎样把一头羊送出去》、《鹅毛笔与大拇指》曾分别入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市)的初中、高中语文阅读教材,并多次入选中考、高考模以试卷。作品连续数年入选年度最麈散文、最佳诗歌、最佳美文、最佳杂文、最佳小小说等选本。多次获得《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散文》等奖项。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著育个人文集《二手苍茫》、《爱情股市》、《别解开第三颗纽扣》、《内心剧场》、《魏晋风流》等。

内容简介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 ,不想动弹,不想言 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 有,然而全体都疲乏 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接连而来的是静静的 死。我也曾经有过两 天这样的情形,但原因不同,他是做乏,我是病乏的 。我的确什么欲望也 没有,似乎一切都和我不相干,所有举动都是多事, 我没有想到死,但也 没有觉得生;这就是所谓“无欲望状态”,是死亡的 第一步。曾有爱我者因 此暗中下泪;然而我有转机了,我要喝一点汤水,我 有时也看看四近的东 西,如墙壁,苍蝇之类,此后才能觉得疲劳,才需要 休息。 象心纵意的躺倒,四肢一伸,大声打一个呵欠, 又将全体放在适宜的 位置上,然后弛懈了一切用力之点,这真是一种大享 乐。在我是从来未曾 享受过的。我想,强壮的,或者有福的人,恐怕也未 曾享受过。 记得前年,也在病后,做了一篇《病后杂谈》, 共五节,投给《文学》, 但后四节无法发表,印出来只剩了头一节了。虽然文 章前面明明有一个 “一,’字,此后突然而止,并无“二”、“三”, 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古怪的, 但这不能要求于每一位读者,甚而至于不能希望于批 评家。于是有人据这 一节,下我断语道:“鲁迅是赞成生病的。”现在也 许暂免这种灾难了,但 我还不如先在这里声明一下:“我的话到这里还没有 完。” 有了转机之后四五天的夜里,我醒来了,喊醒了 广平。 “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 去地看一下。” “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 为我在讲昏话。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 要看来看去地看一下。” “哦……”她走起来,给我喝了几口茶,徘徊了 一下,又轻轻地躺下 了,不去开电灯。 我知道她没有懂得我的话。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 看,熟识的墙壁,壁 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 进行着的夜,无穷的 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 活,我将生活下去, 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 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识的墙壁, 熟识的书堆……这些, 在平时,我也时常看它们的,其实是算作一种休息。 但我们一向轻视这等 事,纵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却排在喝茶搔痒之下, 或者简直不算一回事。 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 传的人,也大抵一味 铺张其特点,李白怎样做诗,怎样耍颠,拿破仑怎样 打仗,怎样不睡觉, 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耍颠,要睡觉。其实,一生中专门 耍颠或不睡觉,是一 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时能要颠和不睡觉,就因为倒 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 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 ,一看也不看。 于是所见的人或事,就如盲人摸象,摸着了脚, 即以为象的样子像柱 子。中国古人,常欲得其“全”,就是制妇女用的“ 乌鸡白凤丸”,也将全 鸡连毛血都收在丸药里,方法固然可笑,主意却是不 错的。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为了不给我开电灯,我对于广平很不满,见人即 加以攻击;到得自己 能走动了,就去一翻她所看的刊物,果然,在我卧病 期中,全是精华的刊 物已经出得不少了,有些东西,后面虽然仍旧是“美 容妙法”,“古木发 光”,或者“尼姑之秘密”,但第一面却总有一点激 昂慷慨的文章。作文已 经有了“最中心之主题”: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 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 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护国娘娘了。尤可惊服的是 先前用《御香缥缈 录》,把清朝的宫廷讲得津津有味的《申报》上的《 春秋》,也已经时而大 有不同,有一天竟在卷端的《点滴》里,教人当吃西 瓜时,也该想到我们 土地的被割碎,像这西瓜一样。自然,这是无时无地 无事而不爱国,无可 訾议的。但倘使我一面这样想,一面吃西瓜,我恐怕 一定咽不下去,即使 用劲咽下,也难免不能消化,在肚子里咕咚地响它好 半天。这也未必是因 为我病后神经衰弱的缘故。我想,倘若用西瓜作比, 讲过国耻讲义,却立 刻又会高高兴兴地把这西瓜吃下,成为血肉的营养的 人,这人恐怕是有些 麻木。对他无论讲什么讲义,都是毫无功效的。 我没有当过义勇军,说不确切。但自己问:战士 如吃西瓜,是否大抵 有一面吃,一面想的仪式的呢?我想:未必有的。他 大概只觉得口渴,要 吃,味道好,却并不想到此外任何好听的大道理。吃 过西瓜,精神一振, 战斗起来就和喉干舌敝时候不同,所以吃西瓜和抗敌 的确有关系,但和应 该怎样想的上海设定的战略,却是不相干。这样整天 哭丧着脸去吃喝,不 多久,胃口就倒了,还抗什么敌。 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连一个西瓜也不 肯主张平平常常地吃 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 的,然而又无不和可 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不知怎的,看鲁迅的《这也是生活》,我总是会 联想到一件关于王菲 的事。1995年,王菲与窦唯秘密同居的时候,被记者 偷拍到一个镜像。 记者是这样描述的:“其中的一扇门开了,从里面走 出一个穿着普通睡衣 的年轻女人,头发蓬松,睡眼朦胧。初看上去,这女 人和北京任意一个 胡同小巷里的其他女人没什么不同,仔细观察,才发 现,她竟然是大名 鼎鼎的王菲。王菲的手里,竞然端着一只装夜尿的痰 盂,她趿着拖鞋, 向那间又脏又臭的公共厕所走去。” 这个描述让我对王菲产生了亲近感。我总是不记 得她在舞台上的样 子,但对这个镜头的想象却始终牢牢盘踞在脑海里。 无奈琐碎的日常生 活,比令人眩晕的舞台,实在是要真实得多。 “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鲁迅说。 《这也是生活》是1936年写的,当时已是鲁迅生 命的最后一段路了。 “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 并口我有关。我存在 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 实了,我有动作的 欲望。”这段文字鲁迅表现出对平常生活的无比留恋 。在生命的最后历程 里,作为革命家的鲁迅,留恋的不是麻木的国人,不 是对灾难深重的国 家的忧虑,不是革命,是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他说 :“战士的日常生 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林子)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