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之魔(共3册)

珠穆朗玛之魔(共3册)
作者: (美)丹·西蒙斯|译者:刘勇军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73.20
折扣购买: 珠穆朗玛之魔(共3册)
ISBN: 9787539994727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1 马特洪峰只给你两个选择:在左边失足,你便会 死在意大利;往右边走错一步,你便会死在瑞士。 我们三个在马特洪峰顶吃午饭的时候,得知了马 洛里和欧文在喜马拉雅山失踪的消息。 那是1924年6月末的**,天气很好,那则消息 登在三天前的一份英国报纸上,报纸是意大利布勒伊 一间小旅馆的厨师用来包我们那份厚厚的冷牛肉山葵 新鲜三明治的。我的帆布背包里揣着这份轻飘飘的报 纸,直到登上马特洪峰仍浑然不觉,但是很快,这则 消息就会像沉重的石头一样压在我们胸口。跟报纸一 同放在包里的还有用山羊皮囊装着的酒、两个水壶、 三个橘子、一根100英尺长的登山绳和一大包意大利 香肠。我们并没有及时发现那份报纸,或者看到上面 那则足以改变我们命运的消息。我们的心思全在山峰 和周遭的景色上。 我们在六天的时间里,反复攀登马特洪峰,但一 直没有登顶,理由恐怕只有“教会执事”知道了。 从策马特镇上山的**天,我们登上了霍恩利山 脊——那也是1865年温伯尔走的路线——同时还得避 开像无数伤疤一样分布在山面的固定绳索和缆绳。第 二天,横穿茨姆特山脊时,我们用了相同的方法。第 三天,我们经霍恩利山脊瑞士的一侧,再度横穿那座 山,穿过岩体松散的北面峭壁,累得够呛,我们攀登 的地方就在山峰下面,也是理查坚决反对我们上的那 座山峰。接着,我们沿意大利一侧山脊往下,于黎明 时分到达我们设在朝南面对布勒伊绿色高地上的帐篷 。 五天后,我才意识到,我们走的是当年的登山者 走过的路线,拜他们所赐,马特洪峰这才出名。当年 二十五岁的爱德华·温伯尔行事果断,在登山方面堪 称专家,他临时组建了一个三人登山队,包括英国传 教士查尔斯·哈德森(来自克里米亚半岛的牧师)、 哈德森新收的十九岁门徒——道格拉斯·哈多,还有 信心满满的弗朗西斯·道格拉斯爵士(他刚刚通过英 国陆*部的考试,而且名列前茅,在118名竞争者中 **第二名近500分),他当时年仅十八岁,是昆斯 伯里第八任侯爵之子,他到阿尔卑斯两年了,还是个 新手。除了温伯尔那个由水平参差的年轻人组成的登 山队外,还有他请来的经验和水平差距颇大的三个向 导:“老彼得”陶格瓦尔德(其实他也只有四十五岁 ,却被当成了老人)、“小彼得”(二十一岁),还 有经验极为丰富的迈克尔?克罗泽,他三十五岁,是 来自夏蒙尼的向导。事实上,他们只需叫克罗泽一人 作为向导便可,但温伯尔早先答应要雇用陶格瓦尔德 父子,而这名英国登山家向来言而有信,即便整个登 山队的人员组成已经相当臃肿,另外两个向导**是 多余的,他还是信守诺言。 教会执事一直在向我们介绍让-安托万·卡尔的 勇气和成就,此人既是温伯尔的朋友,也是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