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选读(初中部分全新版)/语文**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阅读常识】 《世说新语》题解 《世说新语》分为36个门类,而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放在前面,这显然是受了儒家所谓“孔门四科”的影响。但从内容上看 ,它们又和儒家忠孝为本的思想不完全相同,带有魏晋时代的特征。 《德行》门共有47则故事,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一是赞扬了儒家的 传统美德,二是反映了魏晋时期特定的道德观念。言语指人的口才。《言 语》门共有108则故事,记载了魏晋士人的机智言辞。政事指政治事物,及 居官任职者处理自己分内的工作。《政事》门共有26则故事,其中有反映 忠孝仁爱的,有对勤勉政事的官员的赞扬的。《文学》门共有104则故事, 其中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和学术有关,主要展现了魏晋清谈的内容和盛况, 不同程度地显示了玄学和儒学、佛学的关系,是后世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 重要依据;和文学相关的部分三分之一强,有的表现丈学内容和形式的关 系,有的表现文学和情感的关系……已经涉及到有关文学理论的一些重要 方面。 ——柳士镇、刘开骅《<世说新语>全译》 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自从先秦两汉中国文言小说萌芽并确立了基本的内涵之后,在魏晋南 北朝这个近四百年的战乱频仍的时期内,文言小说开始显示出其日益清晰 的面貌与特色。从史传文学的母体中孕育出生的轶事小说和从《山海经》 《穆天子传》以及两汉方士小说中获取灵感而衍生的志怪小说,勾勒出了 这一时期文言小说最基本的面貌。高人名士的言行丰韵和神仙鬼怪的传说 幻境,成为小说作者们最热衷的话题。虽说志怪小说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 的主流,但从大范围的小说发展进程来看,血肉丰满的人物与真实可信的 情节无疑是一些成熟的小说的灵魂。 轶事小说,又称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先生根据志怪小说的命名而推衍 出来的名称。这类作品在当时的产生与流行是有其社会背景的。源于汉末 的品评人物之风,进入魏晋时期进一步兴盛起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 》中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来,乃弥 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世之所尚, 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残丛小语,而具为人间 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这一段话,扼要地说明了轶事小说产生和兴 盛的原因。 如上所述,轶事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具体说来,如《庄子》《韩非 子》《战国策》《新序》和《吴越春秋》等书中的富有文学意味的描写手 法,以及通过人物的生活片段、传闻轶事或只言片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写法等,都在志人小说中得到了广泛的吸收与运用。要说最能代表魏晋南 北朝轶事小说之丰韵的,则首推《世说新语》了。事实上,在整个魏晋南 北朝时期,也没有一部轶事小说可出其右。 《世说新语》是《语林》《郭子》一类小说的集大成者。刘义庆贵为 王室宗亲,且“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又喜“招聚 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转引自《中国文学史纲要》二,袁行霈主编),所 以《世说新语》所言,内容十分广泛,其所记虽为琐碎言行,但却真实形 象地表现了魏晋十大夫的思想生活状况,即所谓的“魏晋风度”。当时士 人人间重视人物品评,例如,《文学》一篇中记阮修在回答关于老庄与佛 教异同的问题时,答以“将无同”三字,而为人大加赞赏,并靠了这模梭 两可的话当上了大官,人称“三语掾”。又如《任诞》篇写刘伶裸体纵酒 ,自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裨衣”。一切的礼法习俗都置之度外, 正表现了士人放浪形骸的风气。这也是《世说新语》着力描述的内容之一 。至于秀士们畅谈“虚腾”、“玄远”,显示“才性”、“天道”的清谈 ,更是书中的重要内容。何晏、王弼、殷浩、荀粲、支道林等名士都颇善 此道。“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 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 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 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淡了。但这种清淡的 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 ;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鲁迅《中 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世说新语》对后代影响很大,其中许多故事成为后代戏曲小说的题 材,其本身也往往成为历代文人仿作的楷模,或许正是因为这是一部写人 述事的作品,而“人”永远是小说掘之不尽的主题。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世说新语》中的“当红人物”, 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 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 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 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 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 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白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 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 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十,由是 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要点提示】 《世说新语》保存了从汉至晋有关社会政治、思想、宗教、文化,以 及上层社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资料,很有价值。 阮裕焚车、王恭无长物体现出时人新的价值观。好车若不能够为人所 用,存在又有什么价值?竹席有一张够用即可,何必贪恋许多?为物喜悲 ,究竟是满足了我们还是拖累了我们?这是对物的思考,同时也是对人生 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在这种新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不少人形成了新的 自我的审美价值和不以物喜悲的淡定情怀,如《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中 的谢安,喜怒忧惧不形于色,何等潇洒自若。其他如嵇康临刑弹奏广陵曲 ,王戎观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谢太傅面对风起浪涌“貌闲意说, 犹去不止”,王子敬面对失火“神色恬然”、“不异平常”等,淋漓尽致 地表现和肯定了时人的风采。 读《世说新语》,更多的感触就是这部小书能陶冶性灵,澡雪精神。 【读与思】 在我国文学史上,《世说新语》第一次人量集中地对少年儿童形象进 行了描写和记录,你能总结出本书中这些超凡脱俗的孩子的优点吗?从他 们身卜,你得到了怎样的肩发?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