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作者简介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除《跨越边界的社区》外,著有Global Body Shopping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度美国人类学协会安东尼利兹奖。中译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合编Return: 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 (杜克大学出版社 2013)。获2012 William L. Holland 奖、英国科学院中期职业发展奖等。最近的中文文章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知青时代’的终结”等。
内容简介
访谈之前 吴琦:首先想问,您为 什么会对访谈这种体裁有 兴趣?国内学者总体上不太 流行或者习惯通过访谈来 表达自己,这样的访谈也 无法变成他们的学术成果 ,而且近年来随着大众媒 体的衰落,有质量的学者 访谈就变得更少了。 项飙:用中文整理思路 ,对我自己来讲是一个学 习过程。非常重要的是, 在访谈的时候我们不能用 学术的语言,说的话都比 较实在,是不假的话,也 是我已经想得比较明白的 话。只有想明白了,才能 用大白话讲出来。把模糊 的想法清晰化,能够用直 白的语言表述出来,需要 很高的造诣,所以访谈也 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更重要的价值是互动。 通过访谈能够跟现在的年 轻群体交流,这个太重要 了,让我听到一些声音, 看到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 。变革,不一定是革命性 的大变革,我们所处的每 一刻都可以是历史的拐弯 点,都蕴含着多种变化的 可能。怎么去理解、把握 这些拐点,就成了一个很 重要的问题。 我感觉到年轻同学渴望 有一些工具来帮助他们思 考、探索,他们这个愿望 非常强,而且今天他们需 要的工具跟以前的工具不 一样了。以前,有工具来 分析和设计经济运行、社 会资源再分配、城市规划 等等可能就够了。那是典 型的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 的工具。这些专家式的工 具是以前推动变化的主要 途径。今天的社会不一样 了,我们有社交传媒、平 台经济,年轻人受教育的 一位天真、睿智的人类学家,一位敏锐、耐心的青年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开启一场历时三年的漫谈—— 项飙教授向《单读》主编吴琦,首次讲述了他个人思想的形成,身为人类学家的经验,对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 ,以及一个中国学者的焦虑……他一路追溯了自己的童年、青年、大学时代、“浙江村”的研究,以及工作之后在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生活和研究经历——用惊人的坦诚与开放,让对话成为可能,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田野现场,从中理解自己面对的社会环境,做出个人的选择。 拨开艰深的理论迷雾,从现实经验谈起,对今天的世界发问,一部属于我们时代的对话录—— 这份对谈不是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概述,也不依赖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话语,两人一问一答,用*直白的话语,触及在今日社会有着广泛共鸣的种种议题,同时不断引入学理层面的延伸探讨,校正我们习惯性懒惰的思维。话题遍及:反思80年代、年轻人之丧、个人危机、爱情与关系、北大青年、大学与教育、阶层流动、边缘与中心、民族与民粹、作为中介的人类学、共同理想、全球化、人的再生产…… 在信息过载、普遍迷茫的社会里,倡导一种对话的精神,通过“把自己作为方法”,打破自我的迷思—— 这本书展示了一种美好的对话形态,它是两位谈话者思想、洞见与情感自然流溢的结果,示范了如何诚实、充满好奇且敏锐地理解他人、厘清自我。项飙教授在讲述自己的同时,也正视自己的缺陷、危机与焦虑,实实在在地去应对学习、研究及生活中的问题。而这本书在编辑过程中,也尽力保留了谈话的流动状态,甚至很多口语的原貌,希望在一定程度复原出两位作者在首都机场的咖啡厅、在牛津的草坪、在温州的街头漫谈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