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增长的革命(精)
ISBN: 9787111559474
岳文厚,管理学博士,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才科学研究基金秘书长,致力于人才学理论创新研究和文化经济学实践传播。编著了《人才学》《品牌魅力》《中国人才集聚报告》等图书十余册。率先提出“**人才港”战略,积极参与中国创新、创业、创投事业发展,身体力行建设引才平台和聚才基地,力争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生力*作用。 白津夫,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局巡视员兼副局长。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特殊津贴专家。 曾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校《理论前沿》副主编、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城市与区域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参加并主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及其他各类研究课题共40余项,发表各类研究成果300多篇(部),共获各类奖励30余项。曾数次参加大型**会议、国外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
第三章 大国增长的秘密 **节 美国:**大国的“再工业化”之路 美国占据经济霸主地位已超过140年,不但总量 **,而且质量优良,**着时代的发展趋向。美国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增长基础,以金融资本为增长动力 ,控制着世界重要资源的产出和流向,掌握着世界经 济的游戏规则,制定着高科技的发展标准。 一、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会在美国爆发 2012年,在美国重要的汽车及运输设备产地俄亥 俄州一个废弃仓库里,美国**家聚焦制造业创新和 研究的科研机构诞生,专*3D打印技术。很多人相信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会在制造业内形成一场革命。 随后,***又宣布将再建造3个同类型的研发基地 ,且要求国会和白宫一道,努力在全美建造包含15个 研发基地的研发网络,以“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在 美国爆发”。 3D打印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其中一环 。20世纪后期,美国金融业突飞猛进,制造业大量外 迁。次贷危机爆发**暴露了这种模式的弊端:资本 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占**,重要制造业*趋空心 化,经济系统稳定性*到严重威胁。2010年,美国政 府正式启动“再工业化”,瞄准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 所带来的机遇,在新能源、信息、生物、航天、新材 料、3D打印等**制造业、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前沿技 术创新的扶持,进行“互联网+工业”的新科技革命 ,其重点是大数据与云计算。 再工业化成效初现。 据统计,自2010年2月以来,制造业已为美国人 创造了53万个就业岗位,实现连续31个月增长,创过 去近25年以来*佳表现,其中多为高新**技术就业 机会。美国总统自豪地宣布:“卡特彼勒公司正在把 工作机会从*本迁回美国,福特正在把就业机会从墨 西哥转回美国,苹果也将在美国本土重新开始生产 Mac电脑。” 哈佛大学一项关于美国制造业的研究表明,1950 年美国制造业占其GDP的比例为27%,为美国总就业 做出31%的贡献。到2010年,这两个比例已分别下降 至12%和9%。**,制造业的比例已回升至15%, 未来制造业就业机会将会随着大企业回迁而前景*加 明朗。 二、持续两个世纪的人才战略 任何革命化的技术突破,都需要数以万计的人才 支撑。19世纪初还是殖民地和农业国的美国,通过棉 纺织业的大发展,通过北方铁路修建、重工业的起飞 ,到1880年,工业产值超过英、德两国,成为世界第 一工业强国。1**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 洲工业产值的一半。至今,美国仍在持续增长,其霸 主地位无人能撼动。一个仅有200多年历史的**, 何以有如此能耐? 美国的持续增长、创新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家研 究的重点。索洛分析了1909~1949年30年间美国经济 增长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劳动增量对经济增长贡献 率为37.9%,资本增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1% ,其余5l%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库尔分 析了世界上主要工业化**近10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 ,其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87%。舒尔茨则认为应有40%来自于人力资本的作用 。丹尼森通过研究1929~1959年美国科技政策所带来 的经济绩效,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22.9%来自这一 阶段美国教育发展的推动。莱迪亚通过对19**~1999 年欧洲经济数据的研究,发现在充分的知识源支撑条 件下,科技政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卓有成效的。理 查德和山姆通过研究1991~1999年美国部分地区的数 据发现,工程师与科技人才数量、地区精英劳动力指 数和专利技术产出率、完整的社会结构层次划分呈现 正相关……这近乎持续100年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认为科技和人才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原 因。 (一)**人才的高地 据统计,1999年,在美国工业界工作的1/3的科 学与工程博士是外国出生的,外国出生的计算机科学 家的比率达50%,工程师的比率超过50%。自1901年 诺贝尔奖诞生起至今的800多名获奖者中,来自美国 的有300多位,占了近40%。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 示,硅谷约300万人口中,亚裔人数超过60万。其中 ,近60%成年人的学历超过白人和美籍西班牙人等, 拥有大学以上的高学历。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 ,约25%的外国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 **人才库;在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外来人士约占 1/5;在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3出生在国外 。美国一直以开放的移民体系和包容的多元文化吸引 世界**人才。 1.利用战争机遇引进创新型人才 **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敞开大门迎接欧 洲技术人才移民的政策,其中接收了**物理学家爱 因斯坦、航天工业专家冯·卡门、核物理学家费米等 科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精心部署并执行 “阿尔索斯”计划,派出数千名随*技术人员前往德 国物色人才。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和*本又趁机 挖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9万多名科技专家。 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