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 : 洞察、共情与联结

看见孩子 : 洞察、共情与联结
作者: 贝姬·肯尼迪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29.04
折扣购买: 看见孩子 : 洞察、共情与联结
ISBN: 9787521755459

作者简介

她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时代》杂志称她为“千禧一代育儿的耳语者”。贝姬博士重新思考并定义了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父母在家就可以实施的策略,以帮助父母变得更强大,成为更有准备的养育者,并从容面对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贝姬博士就在Instagram上积累了超过100万粉丝。她每周的播客——Good Inside with Dr. Becky在2021年4月推出之后,立即在苹果播客“儿童和家庭”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在2021年6月在iTunes“顶级播客”排行榜上排名第26位。 贝姬博士每周都会回答一些让父母感到棘手的育儿问题,并提供可操作的简短指导——因为她知道作为一个家长,时间是很宝贵的。她的一系列突破性方法,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成为了更好的父母,育儿过程不再焦虑,并总是看到孩子内在的美好,同时也跟孩子建立起更好的亲子关系。一直以来,贝姬博士都在努力帮助父母成为他们想成为的父母,并帮助孩子发展幸福生活所必需的各项技能。

内容简介

准则1 善意养育 【底层逻辑:父母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 在我看来,你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就算你骂孩子“讨厌鬼”,你的本心也是好的。就算孩子不承认推倒了妹妹的积木(可明明你亲眼看到),他的本心也是好的。我说“本心善良”,指的是,我们所有人在内心深处都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善意的。我坚信,父母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这一“本心善良”的原则是我一切工作的驱动力,它驱使我探究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我才能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让改变发生。在这本书里,这一条是第一原则,是一切改变的基础。因为,一旦我们对自己说:“没事,放松……我爱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也爱我……”我们的做法就会改变,我们就能挣脱挫败感,控制愤怒情绪。 让改变发生:把孩子与问题分开 这里的难点在于,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把方向盘拱手让给挫败感和愤怒情绪。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把自己想得既苛刻又负面,总把孩子往最坏处想,可一旦遭遇亲子冲突,我们往往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居心不良,并且据此采取行动。我们说:“他真以为这样就能蒙混过去吗?”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孩子在故意欺骗我们。我们问:“你是不是有毛病?”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孩子的想法有问题。我们大喊:“你明知道不能这样做!”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孩子在故意忤逆或挑衅我们。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苛责自己:“我这是怎么了?明知道不能这样!”然后陷入绝望、内疚和自我否定的泥沼。 许多育儿建议的背后都是这种负面的假设。它们一心控制孩子,而不是去信任他们;它们主张把孩子关进他们的房间,而不是去拥抱他们;它们认为孩子是在耍心眼,而不是在表达内心的需要。但是,我真心认为,父母和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不过我也要说清楚,认为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并不是要为他们的不良行为找借口,也不是要纵容他们。有一种误解是,“本心善良”的育儿原则会让父母“一味惯着孩子”,结果只能让孩子变得飞扬跋扈,毫无自控力。但是,没有哪个父母会这样说:“我的孩子本心是好的,所以他向朋友吐口水也无所谓。”或者:“我的孩子本心是好的,所以骂她妹妹两句不算啥。”事实正好相反,一旦我们理解了本心的善良,我们就能把人(孩子)与他们的行为(不讲礼貌、打人、说“我讨厌你”)区分开来。把人本身与他们做的事区分开来,是引发深刻改变,同时又不影响亲子感情的关键。 看到孩子本心的善良能让你成为家里坚如磐石的引领者,因为,只要你认定孩子的本心是好的,你就会坚信他们有能力展现出好的行为,做出正确的事情。而且,只要你认为他们能够做到,你就会为他们指明道路。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这样的引领。他们相信,这样的父母能带领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种引领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安心,也能锤炼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如果你能让孩子拥有安全的空间来试错,而不必担心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那么你就能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并且最终让孩子与你走得更近。 也许这显而易见,孩子的本心当然是好的!毕竟,你是爱孩子的。如果不是为了进一步滋养这份善良,你也不会来读这本书。但是,坚持用“本心善良”的原则来育儿可能会比想象的要难,尤其是在发生矛盾和情绪激动的时刻。我们很容易(甚至是下意识地)从不那么善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进化使我们的大脑天然地存在消极偏见,也就是说,我们更在意孩子身上(包括我们自己、伴侣,乃至整个世界)的消极面,而不是积极面。其次,我们自己的童年经历会影响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反应。在我们当中,太多人的父母习惯妄下评判而非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习惯批评而非理解,习惯惩罚而非与孩子对话。(我猜,他们的父母也这样对待他们。)如果不去刻意纠偏,历史便会一再重演。结果,许多父母把行为当作评判孩子的标尺,而非洞察孩子需要的线索。如果我们把行为看作需求的表现,而非本性的彰显,结果会怎样?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他们本心的善良,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善他们的行为,而非用孩子的缺点去羞辱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遭到了冷落和忽视。转变视角并非易事,但做来绝对值得。 【重塑脑回路:打破不良家庭关系模式的代际循环】 请回想一下你的童年,想象你的父母面对以下几种情形会作何反应: ? 你3岁了,妈妈生了一个小妹妹,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她身上。妹妹的到来让你无所适从,但大人们却说你应该高兴。你经常发脾气,抢妹妹的玩具。终于有一天,你说出了这样的话:“把妹妹送回医院!我讨厌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的父母会怎么做? ? 你7岁了,你很想吃一块饼干,但爸爸明确说过,你不能吃饼干。你受够了大人的专断,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准许,于是当你一个人在厨房时,你自己伸手拿了一块。爸爸看到你手里有一块饼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爸爸会怎么做? ? 你13岁了,正在为一篇作文犯难。你跟父母说已经写完了,但是老师随后给他们打电话,说你没有交作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放学回家后,你的父母会说些什么? 现在,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我们都会犯错。我们每个人,在任何年龄段,都会因为某些事情做得不够好而陷入困境。但是,我们的小时候格外重要,因为我们正在建立我们看待和应对这类困境的脑回路,而父母对我们所遭遇困境的看法和应对方式对这一过程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或者这样说,在困境中挣扎时,我们会跟自己说些什么?是“别那么敏感”,“我有点反应过度”,“我真笨”, “我已经尽力了”,还是“我只是想让他们看到我”?这取决于父母当时对我们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也就是说,深入思考父母在以上情形中的反应对于理解我们的脑回路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脑回路呢?在生命早期,我们的大脑会学习很多新东西,例如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爱、理解和关注,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遭到拒绝、惩罚和冷落。我们收集的这些“数据”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在幼小、无助的孩子看来,尽可能与养育者保持紧密的依恋关系是首要目标。这一学习过程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因为我们很快就会开始喜欢能让我们得到爱和关注的那部分自我,同时压抑会让我们遭受拒绝、批评和冷落的那部分自我,并且给它们打上“坏”的标签。 问题是,我们没有哪个部分是真的坏。“把妹妹送回医院!我讨厌她!”这句话的背后,藏着一个痛苦的、身陷被抛弃的巨大恐惧、感到家里危机四伏的孩子;在偷吃饼干的反抗行为背后,藏着一个时常遭到冷落、在生活里四处受限的孩子;而在未完成的作业背后,藏着一个正在困境中挣扎、缺失安全感的孩子。在所谓的坏行为背后,总是藏着一个好孩子。可是,如果父母总是严厉地约束孩子的行为,却看不到行为背后的那个好孩子,孩子就会把评价内化,认为自己是坏孩子。而“坏”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根除,所以孩子就想出了许多办法,例如自我苛责、自我惩罚,以此来杀死心里的“坏孩子”,找到心里的“好孩子”,即能够得到关注和认可的那部分自我。 那么,身为一个孩子,你从“坏”行为当中学到了什么?你的脑回路是形成于评判、惩罚和冷落之下,还是建立在行为规则、共情和亲密当中?或者简单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的“坏”行为实际上是内心挣扎的信号),你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内心的挣扎?是批评,还是同情?是责备,还是好奇? 我们儿时的养育者回应我们的方式,随后会成为我们回应自己的方式,而我们也会将这一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于是,本心之“坏”便会轻而易举地在代际间循环。小时候,对于我内心的挣扎,父母的反应是苛责和批评 → 于是我学会了在犯错时怀疑自己的“好”→ 成年后,我继续用自责和自我批评来回应自己的挣扎 → 后来,我的孩子犯了错,激活了我早已形成的脑回路 → 我只能严厉对待孩子 → 于是,孩子形成了同样的脑回路,也学会了在内心挣扎时怀疑自己的好 → 如此循环往复。 好,我们先暂停一下。现在,请把你的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把下面这条重要信息告诉自己:“我之所以读到这里,是因为我想改变。我要成为家庭关系模式代际循环的转折点。我要改变,我要让我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本心是好的,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可爱的、有价值的,即使在面对挣扎时也不例外。这一切始于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好。我的好一直都在。”家庭的代际模式不是你的过错。而且,你正在读这本书,这一点就是在告诉我,你正在担负打破循环的重任,发誓这种破坏性的模式到你为止。你愿意承担前面数代人的重任,为后代做出改变。看,你根本没有过错。相反,你勇敢、坚毅,你爱孩子胜过一切。打破循环,势必要经历一场史诗般的战斗。承担这一重任的你,必是英雄! 【善意回应: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非外在表现】 要找回本心的好,我们往往可以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我最善意的解释是什么?”在跟我的孩子们和处时,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我也努力在婚姻中和自己身上多问这个问题。每当我说出这句话,哪怕只是在心里默问,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柔软了下来,都能发现自己与他人相处起来舒服了很多。 我们来举个例子。你在大儿子生日那天带他出去吃饭,但你并不打算带小儿子一起去。你想提前几天把这件事告诉小儿子。你说:“我跟你说说星期六的安排,那天尼科过生日,我和爸爸要带他出去吃午饭,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到时候奶奶会来咱们家陪你。”听了你的话,你的小儿子不高兴了:“你们带尼科出去不带我?我讨厌你!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妈妈!” 刚刚发生了什么?你会如何回应小儿子?下面是几个选项:(1)“什么?最坏的妈妈?我刚给你买了新玩具,你有没有良心!”(2)“你这么说让妈妈很伤心。”(3)不理会,走开。(4)“哎呀,听起来好像有点严重,让我想想……我能听出来,你很生气,你能再说说吗?” 我喜欢最后一个选项,因为它对孩子的话语做了最善意的解释,因而是个明智的回应。第一个选项简单粗暴地把孩子的反应跟“惯坏了”“没良心”画上了等号。第二个选项是在告诉孩子,他的感受太强烈、太可怕,不仅伤害了别人,甚至威胁到了他与养育者的依恋关系。(我们会在第4章里详细讨论依恋关系,简单来说,强调孩子对父母的影响会导致依赖共生,而不会提高孩子的调节和共情能力。)第三个选项传递的信息是,我认为孩子不可理喻,而且他关心的事情对我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但是,对于孩子的反应,我做出的最善意的解释是这样的:“嗯,我儿子特别希望他也能参加这次特别的午餐,我能理解他的这一心情。他很难过,也很嫉妒。这些感受在他小小的身体里再也装不下,于是就变成伤人的话爆发了出来。可是,这些话的背后却藏着一颗被刺得生疼的心。”看到孩子的善良本心之后,我们就能借助充满共情的语言来表示我们听懂了他的话和话里隐藏的巨大痛苦,而非据此判断他是个坏孩子。 发现最善意的解释,这个过程能教会父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的感受、巨大的担忧和强烈的冲动),而非孩子的外在表现(激烈的言语和出格的行为)。而且,我们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也是在教孩子做同样的事,引导他们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例如想法、感受、感觉、冲动、记忆和印象。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来自对内心的感知,因此,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而非外在表现,就是在为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打下基础。选择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最善意的解释并不是要惯着孩子,而是要在重塑孩子行为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情绪调节能力,同时也不影响亲子关系。 我喜欢从最善意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孩子情绪失控(即情绪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时,他们都需要通过父母的眼睛来为一些问题找到答案。例如“此刻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到底是做了坏事的坏孩子,还是情绪有些崩溃的好孩子?”孩子通过认同父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形成他们对自身的看法。如果我们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自信,感觉自己是好的,我们就要告诉孩子,他们的本心是好的,哪怕他们在行为上存在问题。 我经常提醒自己,孩子们会按照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样子来看待自己并行事。如果我们说孩子自私,他们就会只考虑自己。如果父母对儿子说,姐姐比他有礼貌得多,那么你猜结果会怎样?他还会粗鲁下去。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你是个好孩子,只是现在遇到了一点问题……有我在,我会陪在你身边。”那么孩子就会对自己遭遇的困境多一分理解,这一理解能帮助他们整理好情绪,进而做出更好的决定。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我的儿子正在纠结是否要把零食分给妹妹吃。当时的我很想说:“妹妹也会把她的零食分给你吃的!来吧,这是好事!”但我同时也听到另一个声音在呐喊:“最善意的解释!最善意的解释!”于是我转而说:“我知道,你和家里的其他人一样大方,喜欢分享。我要到别的房间去了,你和妹妹能处理好的。”然后,我听到他告诉妹妹,她要的饼干他不能给她,但她可以吃几块他的另一种饼干。这个结果完美吗?不完美。但如果我执着于完美,我就会错过成长……而我十分关心成长。我的儿子选择退让一小步,我欣然接受。 在挣扎当中,我们要去学着找到自己的好,这件事的意义无比重大,因为这么做能提升我们反思和改变的能力。人首先要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感到安心,然后才能做出好的决定,而最能让人感到安心的就是被认可为好人(我们本来就是好人)。如果把这本书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你的本心是好的,孩子的本心也是好的。只要你能在尝试改变前认清这一真相,你就一定不会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