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学视角的明清汉语并列标记研究

基于类型学视角的明清汉语并列标记研究
作者: 闫长伟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20
折扣购买: 基于类型学视角的明清汉语并列标记研究
ISBN: 9787568098519

作者简介

闫长伟,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湖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博士论文《汉语双音复合形容词的发展演变》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本著作是作者在湖北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出站报告,合作导师是石锓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清时期的并列标记为研究对象。学界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都是重两头(即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轻中间(即近代汉语)。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起步较晚,黎锦熙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近代语研究”这一问题,但是其研究重点是词汇。直到1955年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的出版,太田辰夫称之为“开辟了前人未曾研究过的领域,宣告了近代汉语研究的黎明”。之后,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外都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不仅丰富了汉语语法史的学术积累,也为汉语语法特点的语言学理论的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明清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承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重要中间阶段,这一时期既可以体现古代汉语并列标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及“优胜劣汰”的结果,也基本涵盖了现代汉语并列标记的主要成员和基本类型,可以使我们对汉语并列标记系统的认识既有动态性也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