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409/03/20230409031212875.jpg)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5.40
折扣购买: 结构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ISBN: 9787308234351
刘劲 现任长江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教授,教授管理委员会主席,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并获终身教授职称。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资本市场、财务会计和股权投资的研究,是股权投资和证券分析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影响力。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也是多个国际一级学术刊物的长期审稿人及编委。曾获长江商学院杰出研究奖,加州大学安德森管理学院杰出研究奖,以及巴克莱全球投资最佳论文奖。 在长江商学院曾担任行政副院长、DBA项目副院长、创业创新社区发起人、校友理事会主席、校友基金主席等职务。
《假新闻的出现: 互联网对群体理性的冲击》 谣言和假新闻的产生,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因为造谣者误判,另一种则是利益驱使。由于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做到理性,因此误判是在所难免的。比如,有些人对外星人深信不疑,一看到天空中的一些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独特现象就会将之归结为UFO 造访地球;有些人信了这个神或者那个仙,自然会把自己经历的很多无法轻易得到解释的现象归结为神迹;如果对科学没有扎实的理解,当别人开玩笑声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2020年的某一天地球引力有独特的变化,会导致家里的扫把能自己立起来时,有人会深信不疑。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把扫把立起来这个事其实和引力变化无关。当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明显错误的解释再传播给其他人时,谣言就产生了。 由误判驱动的谣言虽然很普遍,但一般并不会对社会造成过于负面的影响。而如果谣言是造谣者因为利益驱动而故意为之,其危害就一定会存在,而且有时候极大。这种受利益驱动的谣言数不胜数。一般来讲,造谣者都是有获利动机的社会机构或群体。比如,上市公司为了维持股价,可以人为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公司运营数据,为的是在融资时欺骗投资人,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政府官员为了执政业绩,也可能掩盖对本国或本地区不利的经济或社会状况;石油和煤炭企业,为了能长期生存下去,可能会雇用科学家“发现”碳排放与全球变暖毫无关系;烟草公司,为了增加收入,可以说抽烟可以预防SARS或新冠肺炎①;科学家,为了发表论文,可能会杜撰数据,伪造结果。 谣言往往都是很能抓人眼球的奇闻轶事,传播力很强。谣言的传播机制很像病毒,一传十,十传百。谣言最终是否能“感染”整个社会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谣言本身的迷惑性。简单的谣言往往不攻自破,复杂的、模棱两可的谣言就很有传播力。上市公司之所以经常有利润造假的行为,是因为要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中国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颠覆还是泡沫? 反垄断背景下,互联网巨头应该何去何从? 用结构性思维看清商业世界,把握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