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美
原售价: 14.50
折扣价: 6.82
折扣购买: 聊斋志异(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
ISBN: 9787532272563
蒲松龄(1**0~1715)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聊斋》作者蒲松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盘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梅家读书。后来,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6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1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济南大明湖畔的超然楼内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经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他的书中常常出现“故家子”、“故大家子”(均指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等,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
广西有个孙子楚,是个**的文人。他手上生着个六指头,性情迂*, 又不大会讲话,别人明明在跟他开玩笑,他却信以为真。有时碰到席上有妓 女,他远远地望见,就赶快逃走。朋友知道他的脾气,故意把他骗来,让妓 女和他亲近,闹得他面红耳赤,汗流浃背。大家就哄堂大笑,模仿着他的傻 相,互相传说,当做笑柄,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孙痴”。 同县有个大商人,家财豪富,和王侯差不多,亲戚都是名门贵族。他膝 下有个女儿,名叫阿宝,是人世间少有的美人,正在找寻门当户对的女婿。 阔人家的子弟,争先恐后托媒人去说亲,但是都不合老头儿的心意。 这时孙子楚刚死了妻子,有人同他开玩笑,劝他托人去做媒。他并不估 量自己的地位,果然找人前去求婚。老头儿也听得人家说起他,又嫌他家里 太穷,不肯答应。媒婆出门的时候,恰好遇到阿宝。阿宝问她的来意,媒婆 照实说了。阿宝开玩笑似的说道:“如果他能够把那个六指儿去掉,我便嫁 给他。” 媒婆把阿宝的话告诉了孙子楚,孙子楚说道:“这很容易!”媒婆走后 ,他就用斧子把那个六指头砍了下来,一时痛彻心肺,血流得很多,几乎死 过去。病了好几天,他才能下*,跑到媒婆家里,把手伸给她看。媒婆大惊 ,立刻跑去告诉阿宝。阿宝也觉得奇怪,又开玩笑道:“请他再把那股痴劲 去掉才行。”孙子楚听到了,竭力分辩,说自己并不傻,可又没法当面去辩 白。他再一想,阿宝未必美如天仙,她何必这样自抬身价呢?于是向她求婚 的心思顿时冷了下来。 到了清明节,妇女们都出门踏青。一班浮头浪子,也成群结队,跟在女 人后面,任意地品头论足。孙子楚有几个同社的朋友,硬拉他去游春,有人 嘲笑他道:“你大概也想看看心上人吧!”他明知道这是朋友在同他开玩笑 ,但是因为几次被阿宝戏弄,也很想见她一面,就高高兴兴地跟着大家去寻 找阿宝。 他们远远地看到,有一个女郎在树阴底下休息,许多轻薄少年像一堵墙 一样包围着她。朋友们说道:“这一定是阿宝了。”孙子楚走过去一瞧,果 然是阿宝,标致得真是世间无双。过了一会儿,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阿宝便 站起来走了,弄得这些人神魂颠倒,好像疯了一般,只有孙子楚独自沉默着 。 渐渐地,人都走散了,朋友们回头一看,见孙子楚还呆呆地站在原地, 叫他也不答应。朋友们去拉他走,说道:“你的灵魂莫非跟着阿宝一同回去 了?”他也不做声。大家因为他向来不大爱说话,也就不以为奇,有的推着 ,有的拉着,把他送回家去。他一到家,就睡在*上,整天不起来,迷迷糊 糊,像是喝醉了酒似的,叫也叫不醒。家里的人疑心他失了魂,便到旷野里 去叫,也没有效果。用力拍着他追问,他含糊地答道:“我在阿宝家里!” 再问下去,他又不说话了。家里的人全都莫名其妙。孙子楚自己则觉得在他 见到阿宝要走开的时候,很舍不得,好像也在跟着她走,慢慢地靠近她身边 ,也没有人吆喝他,就和她一起睡,心中很得意。阿宝每夜做梦,也总是在 跟一个男人同睡,问他是谁?他说:“我是孙子楚呀!”阿宝觉得很蹊跷, 但是又不方便告诉别人。 孙子楚在自家*上躺了三天,呼吸微弱,像是要断气了,家里的人很着 急,托人婉转地向阿宝的父亲请商,要到他家去把孙子楚领回去。老头儿答 应了。孙家请巫婆到阿宝家舞弄了一番,等到巫婆刚回转孙家门口时,孙子 楚已经在*上**起来。他醒来,能把阿宝房间的陈设和家具的各种名称, 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阿宝听了,越发觉得奇怪,暗暗感激他用情的深挚。 孙子楚下*之后,还是无时无刻不在想念阿宝,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 他常常偷偷窥探阿宝,希望和她再见一面。 P1-3
《聊斋志异》看来篇篇讲的都是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一个个狐仙鬼魅不再狰狞可怕,而是于嘻笑嗔怒间皆显情深义重,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浪漫神奇、超尘*俗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