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怎么吃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术后的营养治疗原则是什么? 无论何种手术都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 伤,一般都可能有失血、发热、物质代谢紊乱、消化 吸收功能降低等情况发生,甚至还可能有感染等并发 症。营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尽快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促进机体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术后营养干预指征对于一般手术创伤患者 ,术后数天基本可以过渡到经口膳食,只要注意饮食 细软易消化、搭配合理即可,无需术后营养治疗,但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术后营养治疗:①术前 已做营养治疗者,术后应继续营养治疗;②严重营养 不良而术前未进行营养治疗者,术后应进行营养治疗 ;③术后估计超过1周以上不能进食者,需要进行营 养治疗;④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因代谢需要量增 加和禁食时间延长,需进行营养治疗。 (2)营养支持原则原则上以肠内营养为主,可 从肠内营养制剂开始,经普通流食、半流食、软食逐 渐过渡至普食。通常采用少食多餐的供给方式,必要 时可由静脉补充部分营养素。 胃肠道手术:传统观点认为术后患者需禁食2~3 天,胃肠减压的同时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待排气、肠 道功能初步恢复后才能经口摄食。大量研究表明,对 那些术前营养状况良好及术后7天内能够恢复饮食者 而言,常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没有明显的益处。 许多临床对照研究发现,术后第1天即经口摄食的患 者,其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者好;即 使对于持续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的 同时给予适当途径的肠内营养才是最可取的营养支持 方式。目前许多国家和世界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发表的 营养支持指南都提到了以上推荐方法。 ①胃、小肠手术:患者术后经口摄食时应先给予 少量清流质饮食,然后视病情改为普通流食,5~6天 后改为少渣半流食、半流食,一般术后10天左右即可 供应软食。直肠和肛门术后应先给予清流食,2~3天 后可使用少渣、易消化的要素制剂,以减少粪便形成 ,一周后可使用少渣半流食、软食。阑尾切除术后可 给予要素制剂和少渣的半流食、软食,以减少粪便形 成、减小粪便体积,避免排便时用力导致伤口进裂; 拆线后才可以应用富含蔬菜、水果的普食,以保证膳 食纤维的摄入量,防止便秘时腹压增高导致伤口进裂 。 ②肝、胆、脾手术:肝胆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与 胃肠道术后相似,此外应注意采用低脂、高蛋白的半 流食,减轻肝胆代谢负担。因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术 后者,由于存在肝功能障碍和食管静脉曲张,一般要 限制膳食中脂肪及膳食纤维的含量,烹调时要将食物 切碎煮烂,尽量避免食用带有骨、刺的食物及粗糙、 干硬的食物。 ③口腔、咽喉部手术:一般仅在术后一餐时禁食 ,下一餐时即可供给冷流质饮食,至第3天中午改为 少渣半流食。注意食物温度要低,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患者术后1周左右可供给软食。 ④其他部位手术:其他部位手术患者的术后营养 支持应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患者状况等因素决定营 养支持的时间和方式,创伤小的手术一般不引起或很 少引起全身反应,患者在术后即可进食,创伤大的手 术或全身麻醉的患者,多伴有短时间的消化吸收功能 障碍,一般进食较少,需进行肠外营养补充。随着机 体的恢复逐步改为经肠营养,对于颅脑损伤和昏迷者 应进食管饲营养支持。 (3)营养供应术后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 需要量明显增大,主要是以下原因导致营养素的大量 消耗:手术创伤引发的应激反应,使机体能量消耗和 物质分解代谢增强;手术时出血和患者呕吐、出汗、 胃肠减压引流创面渗出等丢失了大量含氮体液;损伤 组织吸收以及感染都会引起体温升高、增加能量消耗 ;术后并发症(如消化道瘘)造成的额外消耗。术后 的营养补充要依病情而定,但原则上是通过各种途径 供给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①能量:手术会造成机体能量的大量消耗,必须 供给充足的能量以减少机体组织消耗促进创伤修复。 卧床休息的男性患者每日应供给能量2000kcal,女性 为1800kcal。在能经常下床活动后,应增加到 2600~3000kcal,也可按公式进行个性化的计算。 ②碳水化合物:体内某些组织(如周围神经、红 细胞、吞噬细胞)及创伤愈合所必需的成纤维细胞, 均以葡萄糖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给予充足的碳水化 合物,可发挥节约蛋白质作用,加速机体转向正氮平 衡,又能防止酮症酸中毒,并能增加肝糖原储存量, 具有保护肝脏作用。每天供给量以300~400g为宜,超 量供应会引发高血糖和尿糖。 ③脂肪:脂肪是含能量最丰富的营养素,膳食中 应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占总能量的20%-30%,但 胃肠道功能低下和肝、胆、胰术后者,应限制脂肪摄 入量。若患者长时间依靠肠外营养支持,应保证必需 脂肪酸的供给。肝病患者最好进食中链甘油三酯,因 其比长链甘油三酯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直接经门 静脉入肝脏。 ④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组织生长、更新和修复 所必需的原料,手术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缺 乏,呈负氮平衡状态,不利于创伤愈合恢复。术后患 者应进食高蛋白膳食,以纠正负氮平衡,每日摄入量 应达100~140g。 ⑤维生素:一般术前缺乏维生素者应立即补充。 营养状况良好者术后无须摄入太多的脂溶性维生素, 但要摄入足量的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 蛋白、促进创伤愈合所必需的物质,术后每天可摄入 500~1000mg。B族维生素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也 影响伤口愈合与机体对失血的耐受力,每天摄入量应 增加至正常摄入量的2~3倍为宜。(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