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好老师成长秘诀
ISBN: 9787553404936
作为教师,除了要有必需的知识储备外,掌握教 学的方法技能也是至 关重要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都有哪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呢?它们都有怎样的作用 和要求,教师该如何 运用它们?课堂教学要达标,首先专业技能就得过关 。 一、掌握语言的艺术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效果 就可能相差20倍。”没有好的语言表达,再丰富的内 容,再明确的概念, 再要紧的重点,再清晰的脉络也无济于事。作为一名 老师,要想上好课, 就必须掌握语言的艺术。 在讲课中,对教师在语言上的要求有三个层次: 清楚、得当、艺术。 所谓清楚,是指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重 要的话,都能送到每 一个学生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要求做 不到,其他要求都谈 不上。 所谓得当,一是指用词准确,用语恰当;二是指 讲话的速度不快不 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要在关键时刻 有激情,又要注意在 大部分时间里心平气和,自然流畅。 所谓艺术,是指在做到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再做 到语言简洁、精辟、 生动、幽默、有哲理,使学生终生不忘。这是对语言 的高层次要求。 那么,语言的艺术性一般都有哪些特征呢? 1.针对性 针对性就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环境运用 不同的教学语言,即 因材施教。教师的语言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变化。 《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 颜渊均曾向孔子问 “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日:“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日:“仁者,其言也切。” 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祭。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日: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非礼 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 基本概念——“爱 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 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 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 子就教他忠恕之道。 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 已有很高的德行,所 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 行,一举一动都要合 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的不 同,孔子对同一问题 做出了四种深浅不一的回答,既切合教学对象的思想 实际,又体现出教学 内容的层次性。 2.启发性 启发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从学生想弄懂却难以 弄懂、想说清却难以 说清的地方开始,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弄懂、去说清 。不直接告诉学生答 案,而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步 步深入,将对话引向 正轨,得出正确的结论。 请看苏格拉底帮助某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 的一番经典对话: 苏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 苏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苏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了那些极大地伤害了其 国家利益的敌人。并 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苏问:如果他偷走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 敌人,这种行为怎么 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