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净王侯风云路(群星荟萃中的金少山)(精)

论大净王侯风云路(群星荟萃中的金少山)(精)
作者: 苏笑神
出版社: 中国戏剧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28.70
折扣购买: 论大净王侯风云路(群星荟萃中的金少山)(精)
ISBN: 9787104045533

作者简介

苏笑神(原名苏建新),国家一级著作家、 国家二级演员 ,国家非物质文化艺术传承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出身梨园世家 ,六岁登台唱戏,河南省戏曲学校毕业,河南豫剧院一团演员,工文丑。

内容简介

一、巨星出世步入梨园 1889年的农历4月20 H(光绪十五年)上午,古老 的北京城内,蒙蒙细雨,空气清新,好一派风和爽凉 的春末气象。立春以来,使人感到从未有过接近初夏 的清凉舒心。这天,在梨园豪门的金宅大院内,隐隐 传出了婴儿的哭声,京城帝都有位唱“铜锤”的花脸 名伶金秀山的夫人,又为金府生下了一个虎头虎脑、 四牌大脸、九斤多重的大胖儿子。这个刚刚来到人世 间的男婴,一落地就扯着他那脆铃般响亮的小嗓门, 犹如京剧舞台上的大花脸人物打“哇呀呀”那样,一 个劲儿地哭闹个不停!他那“黄口”般的哭声,使住 在附近百米以外的街坊邻居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妇 孺皆知。高兴得金家急忙差人跑到戏园子来找金秀山 报喜。此时,鼎鼎大名的金(秀山)老板,还正在台上 唱戏,等他迎着观众的喝彩声下场听说后,就赶快草 草卸装洗脸,穿戴衣帽,向这次组织义演‘‘窝头戏 ’’的管事人说明了情况,便匆匆乘车马不停蹄地赶 往家中。待金秀山刚迈进大门,即听见了孩子那清脆 悦耳的哭声,这时身为男婴生父的金秀山感到自家院 内蓬荜生辉、草木献艳,兴奋地笑着说道:“好哇, 金府从此又添了一个小大花脸,看来我金秀山的艺术 后继有人了……” 待孩子满月后,金秀山高兴地忙来忙去,东奔西 跑,南北向告,请来了许多亲朋好友,清末官员与社 会贤达,梨园名宿和京剧大家,四邻五舍及新旧同业 ,并亲自下厨在府上大摆宴席,庆贺三日。周围的街 坊邻居纷纷前来为金家道喜的成群结队,戏迷票友及 登门助兴的宾客人山人海,终日不断,金宅大院好一 派、张灯结彩的喜庆景色。有的猜拳行令,有的谈论 艺术,有的海阔天空,有的扯东道西,有的话古论今 ,有的推杯换盏,有的聊起了政局,一连几天送往迎 来,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其实,金秀山原本并非是梨园中人,更不是京剧 科班出身。1855年,金秀山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满族家 庭,其父金龙吉在清朝天子脚下经营玉器,生活衣食 无忧,稍见富裕,只是人刚到中年就因暴病和金秀山 的母亲相继离开了人世。无奈,小小年纪的金秀山, 只好学了厨艺做了厨师。后来,成为京城内手艺了得 的大牌厨师,其宫廷御宴、满汉全席、南北大菜无所 不能,无所不精。 因金秀山从小就喜好京剧,爱唱高腔,声似铜钟 ,痴迷花脸,在京剧界结识了许多艺人朋友。最初他 趁空闲时,先在“翠峰庵”票房(票友们聚集在一起 练唱、论戏的地方,类似如今的戏迷协会和票友俱乐 部)里自学京剧或者出钱请名角到家里教授剧目,指 导行腔。由于他天生一副好嗓子,经常被京都里的皮 影戏班请去伴唱,大受欢迎。后来,人称“何九”的 著名京剧花脸艺人何桂山发现金秀山体型魁梧,嗓音 过人,悟性尚好,是一可造的“大面”之才。正巧, 那时北京的京剧舞台上缺少唱功花脸,于是何桂山先 金少山的诸多事迹,早已散见于各种报刊书籍,除了以上所谈之外,作者撷取精篇段落,将其连缀润色后,再进行反复修饰、增益、编缮,并利用古典小说的回章体加以对仗回目,欲令其内文情节尽量水盛云起,语言生动,故事感人,使读者如亲临其境的自觉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