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学

生活中的心理学
作者: 编者:汤洪源|责编:吴晓川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生活中的心理学
ISBN: 97875214191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人性概述 一、人性是什么 人性就是人赖以生存和 繁衍的本性。常言道:江山 易改,本性难移!而本性就 是人的秉性和本能。本性就 是基本的人性,是人与生俱 来的自然属性。 比如,常言道:人为财 死,鸟为食亡。就是一种最 经典、最精辟的对部分人性 的描述。鸟为食亡,是鸟性 ,是动物的自然属性,而追 求财富是人的自然属性。 再如,子日:食色,性 也。说的就是,对食物、对 性的兴趣是人的本性的一部 分。对于有关人性的观点, 站在不同的立场或者采取不 同的视角会有很大的差异。 人性作为人类共有的特点, 应该被人们所了解。 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 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 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驱 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 ,最初都源于人类的欲望, 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 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善 人与恶人的区别。 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 为,任何人都有善恶两面性 ,善与恶相互制约。任何单 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 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不 符合客观事实的。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 善还是人性之恶,都包含利 己成分,但是人不会只为利 益而活,不然就不会有高尚 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 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 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 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 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 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 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 恶”。 人性不可失去约束,一 旦彻底放纵人性,则人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