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宇宙说明书(经典作品宇宙通鉴新版)

创造宇宙说明书(经典作品宇宙通鉴新版)
作者: 张晶晶
出版社: 云南科技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创造宇宙说明书(经典作品宇宙通鉴新版)
ISBN: 9787558723803

作者简介

张晶晶,中国山西人,知名学者;2014年出版《宇宙通鉴》第一版;本书为《宇宙通鉴》新版。

内容简介

第一回 卦山奇遇 第一节 外星人降临 宇宙浩瀚,星系纷呈。生命形态,多姿多彩。 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系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上面存在各种生物(物质形态的生命),其中有一种叫“人”的智慧生物统治着这颗星球。 人类曾经认为头顶的“天”是圆形的,脚下的“地”是方形的。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发现自己位于圆球形状的行星上,这颗行星被人类命名为地球。地球旁边,还有一颗绕着地球转圈的神秘圆球,人类将其命名为月球。 为了确定地理方位,人类给地球设定了经线和纬线。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一圈一圈的线叫纬线(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为了方便探索神秘的月球,人类也给月球设定了经线和纬线。 地球时间,二十世纪,人类世界,美苏争霸。为了彰显国力强盛,这两个超级大国展开登月竞赛,都使出了压箱底的绝招,让观众大呼过瘾。没想到决出胜负之后,人类的登月活动便马上偃旗息鼓,消停了下来,让一些意犹未尽的观众产生了诸多猜想和疑问,如:“美国人登月是骗局吧?”“不像骗局,听说美国人能登月是因为得到了外星人的帮助!”“那为什么外星人不让美国人继续登月了?”…… 新的世纪,中国崛起,恰逢新一轮探月热潮,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中国会替人类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吗?会公开更多的月球数据给世人看吗?说得好不如做得好,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一声轰鸣,把中国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送入太空…… 一年多过去了…… 时间:地球时间公元2009年3月1日 地点:月球内部某神秘所在。月球内部?对,月球内部! 宽阔的房间正中,有一巨大的布满经线和纬线的地球全息影像正在缓慢地转动,周围是几个像高档按摩椅一样的智能“沙发”,上面坐着几位人形生物,呃,从现代人类的角度应该称呼这些人形生物为外星人,从古代人类的角度应该称呼祂们为神仙。(祂,第三人称,代指神明。可以以任何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形态的神级外星人已经没有性别之分了,超脱躯壳和物种的限制了。为了让读者好理解,本书会根据躯壳的性别对神级外星人进行描述。) 这些神级外星人面部表情凝重,好像祂们刚刚结束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会议。只见其中一美丽端庄的“女神”轻轻抬起玉手,用玉指隔空轻点地球全息影像,之后,祂就缓缓地躺倒在“沙发”上,像睡美人一样一动不动。这时地球全息影像上方显示出一串粉色字符,大意为:“北纬36度,西经115度。北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间,有一器宇轩昂的“男神”也在重复着相同动作。地球全息影像的上方刷新为紫色字符,大意为:“北纬37度,东经112度。东亚,山西省,太原市。” 就在前述两位神级外星人缓缓倒向“沙发”靠背的时候,祂们的本尊(本来面目)分别离开身体(躯壳),从头顶晃了出来,啊!竟然是一粉一紫两团具有意识的能量体!这就是已经进化到能量形态的高等智慧生命——量子生命体(也称“光体生命”)! 只见那两团能量体快速地穿过房间的墙壁,不知所踪。随后,从房间外面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然后是一阵悠长而沉闷的振动声,就像警钟长鸣一样绵绵不绝。没有进入“睡眠状态”的其他神级外星人面面相觑、摇头苦笑…… 因为科研需要,人类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成功撞击月球。撞击月球几乎是每一个月球探测器的最后使命,人类科学家可以通过月球探测器的撞月数据来分析月球的结构及构成。 此时的地球上,太平洋中部正是夜晚时分,有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正在预定海域执行监测任务。 宽敞的船舱内,有许多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舱门上方,是一方形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六个相关时区的时间,第一个是当地时间,指向晚上十点整,第二个是北京时间,指向下午4时13分06秒…… 舱门一侧的墙上是一排屏幕,屏幕的下方是一排长长的工作台,数位工作人员正端坐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面前的屏幕,监控着各种数据。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准确地命中目标区域以后,位于月球表面的、月球轨道的、地球轨道的、地球表面的相关仪器分别开始传送数据、接收数据、分析数据…… “撞击成功!一切正常!”喜讯从喇叭中传来,兴奋的腔调就像在世界杯播报中国足球队进球了一样,屏幕中显示指控中心(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内的人们已经沸腾了起来,耶—— 船内也“哗哗哗”地响起了掌声,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如释重负,站立起来,一边鼓掌一边互相点头微笑致意,其中有一个瘦高个子伸了一下懒腰,松了一口气,又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他所负责的屏幕,这时屏幕中的实时监测数据突然出现大范围异常波动。 呀,不妙!瘦高个儿赶紧调用数码望远镜观测月球,只见从当空的月亮中突然射出一粉一紫两点细微光簇,紫光簇与粉光簇纠缠着以极快的速度直冲地球。 光簇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只用了两三秒,光簇就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要知道月球距离地球大约有38万千米,如此算来,光簇的速度几乎是光速(约每秒30万千米)的一半。 只见那两点光簇在穿越大气层的刹那间,它们的体积忽然变大了数百倍成了光团,亮度增加并且开始闪烁(闪烁的节奏和人类呼吸的节奏差不多),而速度却变得极慢。不一会儿这两个光团便分别改变方向,粉色的向东飞去,紫色的向西飞去。 呀,不好!中国就在太平洋的西面!瘦高个儿脸色一变,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赶紧用数码望远镜锁定紫色光团进行跟踪拍摄,同时喊其他人关注连接在数码望远镜上的显示屏:“大家快看,这是啥玩意儿?正在向我国方向飞去!” “应该是紫色的流星吧?那些民间科学家一定会说这是变形金刚来了。”有个矮胖墩子摸着下巴摇头晃脑地说道。 “哈哈,别开玩笑,我看此不明飞行物极像陨石,个头好像还不小,撞击地面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得赶紧向上级汇报!”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吩咐道。 “远望六号呼叫总局,远望六号呼叫总局……” 原来,瘦高个儿他们所在的测量船叫“远望六号”,这是中国当时最先进的航天远洋测量船,采用当时航天、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抗风能力可达12级以上,可以从海上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及不明飞行物(UFO)进行跟踪测控。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国家航天局收到来自六个测量站点的报警。指控中心大厅内,撞月实验指挥台旁边,有一个人闻讯之后,马上从贵宾席的椅子上猛地弹了起来,只见他剑眉一挑、眼放精光,一边伸手向撞月实验总指挥比划着,一边大声喝道:“来得好巧!快查查是什么东西!” 总指挥吓了一跳,赶紧扭头一看,原来是军方首长!每当中国有重大航天任务的时候,都会有国家高层领导亲临现场进行观摩指导。这次前来的军方首长就是当时的国家高层领导之一。 总指挥赶紧依照军方首长的指示下达命令,参与撞月试验的各个监测站点迅速反应,所有设备和仪器齐刷刷地向紫色不明飞行物进行聚焦。五六秒后,紫色不明飞行物及其各种数据已经转化为全息影像,投射在军方首长面前。 军方首长看了总指挥一眼,欣慰地点了点头,重新落座,翘起二郎腿,随手打开一罐新鲜空气,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满足的神情向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仿佛心电感应一般,常年跟随在军方首长身边的部下瞬间就意会了,开始布署相关工作。 “这里是国家航天局,预计紫色不明飞行物的降落地点为山西太原地区。请太原方面保持关注。”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报告,已锁定目标,遥测信号正常,跟踪正常。” 随后,中国国家航天局向各个监测单位发送最新的探测结果:经过军方最先进的侦察卫星扫描,发现紫色光团不是陨石那样的实体,不能用导弹拦截。 远望六号也收到了情报,矮胖墩子惊讶道:“不是实体?那是什么?” 瘦高个儿指着屏幕:“看,探测数据更新了,说该光团包含超级多的量子数据,约九亿TB的数据被未知能量包裹,因此显示出类似实体的形态!” “天哪!太不可思议了!什么能量可以强大到包裹如此海量的数据?” 一时间,嘈杂的议论声打破了这片太平洋海域的平静…… 此时的中国境内,有两辆高大威猛的越野车扑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指挥部的大门,伴随着警笛发出的凌厉啸声,加速向目标地区扑去。其中一辆越野车里,有个精瘦小伙一边从密码箱里取出两个带天线的大屏“手机”,一边面带神秘地对其他人讲:“我们这次紧急执行的任务事关重大。军方首长特别授权我们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军用级别(军用级别的定位精度远高于民用级别,误差只有零点六米,十年以后民用级别才达到零点六米)。同时批准我们使用最先进的探测收集设备,别看这两个东西个头小,但是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调用军方卫星实时跟踪各种飞行物的飞行轨迹并精确计算其落点坐标……” 可能是女孩的原因,说实话我很少看科幻小说的,可当时看张老师这本《创造宇宙说明书》时,我是蛮震撼的,我们本来都是每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各种各样的书都看过,按理说应该见怪不怪,可像这本这么有想象力的就为数不多,应该说我还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