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50
折扣购买: 锦书来(精)
ISBN: 9787506094061
林徽因:“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 《此去经年》 **文化出版公司 2014年1月**版 1927年2月6*,林徽因在美国费城写信给胡适, 想请他从纽约到费城,为“彭校新创的教育会”作讲 演。信中说,这个会和讲演本来“极不要紧”,只因 她十分期待和胡适“聚会晤谈”。实在不行,她要争 取去纽约见胡适。 林徽因的急切,在信中表达得很充分,她说:“ 我这两年多的渴想北京和*近惨酷的遭遇给我许多烦 恼和苦痛。我想你一定能够原谅我对于你到美的踊跃 。我愿意见着你,我愿意听到我所狂念的北京的声音 和消息,你不以为太过吧?” 胡适其时正因参加中英庚款会议而转道美国游历 。他对林徽因说的事很认真,去了费城,尽心尽力。 用林徽因的话说:“一个小小的教育会把你辛苦了足 三天,真是!”“从早到晚不是说话便是演讲真是辛 苦极了。” 当然,对林徽因来说,*重要的或是“他乡遇故 知”,见到老朋友,听到“狂念”的北京声音,自己 也能说些朋友间的掏心话。胡适回后,她致信感谢说 :“你的来费给我好几层的安慰,老实说当我写信去 请你来时实在有些怕自己唐突,就是那天见了你之后 也还有点不自在。但是你那老朋友的诚意温语立刻把 我putatease了。” 他乡遇故知的宝贵,也许就在偶然、短暂,可遇 而难求。欢叙过后,各有其事,终要分别。续谈只能 靠笔,靠纸,靠书信。林徽因算着下次和胡适见面的 可能时间,是“大约还有一年半”——半年后,胡适 将回国,她还要“再留美国一年”。 当时,梁思成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得硕士 学位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美术史。林徽因到耶鲁大 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据说她是到国外学习舞台 美术的**个中国学生。一代才女,远在大洋彼岸, 牵动着此岸几位才子的心。 1925年5月22*,徐志摩写信给林徽因说:“我 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 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月色,照着我们不 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 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 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林徽因的情感生活及影响,涉及当年多位名流, 错综微妙,热望与失望,理解与误会……难与外人道 ,却愿意对胡适这样善解人意的朋友讲。 1927年3月15*,林徽因写信给胡适说:“回去 时看见朋友们替我问候,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 寞*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 得着**和满足。告诉他我**的不怪他,只有盼他 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但是路远隔膜,误会是 所不免的,他也该原谅我。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 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彻的明白了,但是过去 ,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 同一封信中,林徽因还提到了“叔华女士”,希 望“叔华女士若是有暇可否送我几张房子的照片”, “她母亲的院子里就有我无数的记忆”。字里行间的 语气,应是友好、信任、期待的。看来她们是同一所 房子不同时期的主人,徐志摩又属于她们共同的好友 。这种关系是暖人的。 谁知世事难料。徐志摩遭遇空难的突然变故,其 书信的归属与处理,导致与他密切的几位未亡人关系 生变,甚至出了纠纷。林徽因身处其中,一些传言使 她感到委屈,认为起因全在凌叔华说了不负责任的话 。她写给胡适的信中说:“志摩刚刚离开我们,遗集 事尚觉毫无头绪,为他的文件就有了些纠纷,真是不 幸到万分……事情已经至此,现在只得听之……这一 桩事的蹊跷曲折,全在叔华一开头便不痛快——便说 瞎话——所致。” 接下来,林徽因罗列十二条文字,谈她经历的事 情始末。多半年前,徐志摩与她说起他俩在英国的一 段事,表示自己的“康桥*记”放在家乡硖石,可以 找出给林徽因看。如果她肯要,他愿意给她,以便同 林徽因保留的徐志摩当年写给她的信合并收藏。 徐志摩去世后,朋友们开会讨论“悼志摩”事, 凌叔华于当晚约叶公超去看徐志摩遗留的*记。叶公 超在凌叔华那里看到了徐志摩的“康桥*记”,并告 诉过林徽因。徐志摩追悼会的次*,凌叔华到林徽因 家,说想要点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信,以便由她编成 一种如“志摩信札”的读物。 林徽因告诉凌叔华,“旧信全在天津,百分之九 十为英文,怕一时拿不出来,拿出来也不能印。”说 过,林问凌:“听说你有志摩的“康桥*记”在你处 ,可否让我看看?”这一问,让凌很不高兴。她语无 伦次地说:“是!不是,说不清……”又道:“似乎 ——本是——”林徽因信中告诉胡适:“问此话时, 她的神色极不高兴。我大窘。” 此后,林与凌约好时间,去凌家取徐志摩的“康 桥*记”。林准时到凌宅,凌不在家,留信告:“昨 归遍找志摩*记不得。”林徽因想起旧事——“志摩 常说‘叔华这人小气极了’。”她把这话写给胡适, 又说:“女人小气虽常有事,像她这种有相当学问知 名的人也该学大方点才好。” P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