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
作者简介
臧宪柱,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出版多部人物传记,文笔凝练、幽默,字里行间的生活气息浓郁、鲜活。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期,正是京剧盛行的时候,当时京剧刚 刚成型不久,属有生命力的新剧种,它兼容并包,吸 百家之长,招揽了一大批观众,也产生了一大批京剧 名家。在那个时代,京剧演员们通常都是四处流动演 出的,俗称“跑码头”,即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演。 在众多京剧码头中,天津是公认的最难演的码头。因 为这里的观众鉴赏水平高,如果演不好,是要吃瘪的 。当然,如果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那么这个演员也 就出名了。所以不管是刚出道的后生,还是唱戏多年 的老戏骨,到了天津,都是非常认真的,生怕砸了招 牌。 1918年的时候,一位叫孟鸿群的京剧演员,跟着 戏班来到了天津唱戏。他出生于京剧世家,父亲跟几 位兄弟都是京剧演员,且都有些名气,他本人也算是 一个小角儿。他知道天津这个地方不好演,自然也格 外认真。 这天,又到了他演出的时间了,将要上演的是京 剧传统剧目《八蜡庙》。孟鸿群出演“褚彪”一角。 开场一切都很顺利,演员发挥正常,观众也都很捧场 ,不断有叫好声。 然而,演到褚彪与费德恭的打戏的时候,出了问 题。这出戏孟鸿群已经记不清演了多少遍了,早已经 烂熟于胸,可是就在演到一半的时候,孟鸿群突然感 觉一阵眩晕,身子无法动弹。接着,便倒在了台上。 顿时,整个剧场炸锅了。后台的演员们见状,赶 紧上前扶起孟鸿群,将他搀到了台下。台下的观众议 论纷纷。不过,天津到底是著名的京剧码头,观众们 懂戏,所以也明白现场的突发状况并不是演员不好好 演,不尊重自己,多半是身体出了状况。所以尽管大 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也没有人捣乱。 孟鸿群是一个极为刚强的人,也是一个职业道德 感极强的人。在后台,由人喂了几口水之后,他已经 清醒了,缓了缓,便要求重新上台。他说自己没事, 不能总这么晾着观众。 众人自然是一阵劝阻,对他说,戏可以以后重演 ,观众若有不满,大不了给他们道个歉,累坏了身子 ,可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这孟鸿群很倔强,一定 要重新上台。这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个小姑娘,就是 孟鸿群的女儿孟小冬。孟小冬从小待在戏班中,跟父 亲走南闯北,她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学过戏,不过由于 父亲每次练嗓的时候都带着她,也常常指点她,所以 对京剧,她是不陌生的。 孟小冬来到孟鸿群跟前,像个小大人似的说道: “爹爹,您身体不好,就先歇一会儿吧!歇好了再上 台,我先去给观众们唱一段,免得大家等得着急。” 说完,扔下一群愣愣的人们,走上台去了。 观众们依然在议论,猜测那个演员到底出了什么 问题,同时,有些观众已开始焦躁了,质问演员什么 时候能重新上台。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走上舞台的 孟小冬,所有人都渐渐安静下来,人们好奇,这个小 孩子看起来也就七八岁,这时候她登上台来做什么。 就在人们狐疑不定的时候,孟小冬已经开口了, 她先朝台下鞠了一躬,之后说: “我父亲突然身体不适,暂时不能马上登台,下 面就由我给大家清唱一段《捉放曹》吧,算是给大家 赔个礼。” 说完,她又朝观众深鞠一躬,之后转身向琴师鞠 了一躬,说道:“听他言,正宫调。”“听他言,吓 得我心惊胆战……”这一声刚落,顿时台下掌声如雷 ,纵使是天津的观众,也开始钦佩起这个小孩子了, 整个一段下来,观众席中叫好声不断,气氛甚至比之 前专业演员表演时更加热烈。观众们如此热烈,倒并 不是因为孟小冬唱得比那些成年演员好,而是她表现 出了高于年龄的天赋,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节骨眼 儿上登台解决问题的并不是戏班主,而是一个七八岁 的小孩子。单凭这份魄力就值得观众鼓掌,何况这个 小女孩唱得还很不错。不过,台下的观众们想不到的 是,十年后这个小女孩会重返天津,并一举成名,成 为女须生之皇。 本书讲述了京剧“冬皇”孟小冬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她与梅兰芳、杜月笙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梳理和还原。从某种意义上说,孟小冬的人生,就代表了那个年代女性京剧演员的奋斗史。她接触的都是当时处在风口浪尖的风云人物,而这些人物的命运就是那个时代的命运,使我们得以一窥那个年代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