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袖苏兆征

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袖苏兆征
作者: 丁旭光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领袖苏兆征
ISBN: 9787218152417

作者简介

丁旭光,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校委委员、副校长(副院长),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兼任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曾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广东南澳县委、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出版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变革与激荡》《广州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70余篇。

内容简介

整顿香港海员工会 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工人阶级的利益,苏兆征组织发动的反抗外国轮船资本家剥削和港英政府统治的香港海员罢工,以签署协议而告结束。 苏兆征认为,此次海员罢工斗争已经取得胜利,自己领导罢工的任务也已经完成。在参加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之后,他回到香港辞去海员工会会长和罢工总办事处总务部主任的职务,上船回归海员生活;林伟民也到上海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香港海员工会领导职位落入了陈炳生、翟汉奇之流手里,他们把持会务、排斥异己,由骄傲而至于腐败,任意挥霍再进而盗用会款,成为工贼;海员工会变得空虚,无号召力。港英当局和资本家看到了海员工会的弱点,故而拒不履行所签订的条约。 罢工结束后,海员们相继回船复工。而轮船资本家则公然取消其中所规定的增加海员工资条款,同时又继续推行包工制,变本加厉盘剥海员,使协议成为一张废纸。就如苏兆征后来所忆述:“帝国主义者等我们海员复工后,就立刻破坏条约,他们首先利用一般包工头组织一个航海公会,以图破坏中国海员统一之海员工会。一九二三年太古洋行之百余号蓝烟囱船竟敢取消所加之薪水。条约所规定之因罢工失业之赔偿费,不下三十万元,他们又一文不付。” 1结束罢工后,不少参加罢工的工友复工,一些罢工中的积极分子复工后逐渐被开除。他们想找洋务工做,但当雇主知道是参加过罢工的海员时,就干脆不雇用。当时地方帮口界限严重,船上又没有海员工会核心支部组织,米珠薪桂,失业人很多,尤其是广东籍海员,往往生活被迫陷于绝境。罢工成果没有跟进落实,基本没有兑现。因而,邓中夏称“此次罢工的弱点,不在于罢工时而在于罢工后”。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苏兆征等原海员工会骨干逐渐醒悟过来。他们认识到,对帝国主义和资本家的斗争远没结束,必须重整旗鼓,继续斗争下去。1923年秋,苏兆征放弃了船上工作,返回香港整顿工会,组织海员工人团结起来驱逐工贼,将贪污海员工会公款四万多元的翟汉奇开除出海员工会。经过这段时间的斗争实践,苏兆征深刻体会到:海员工会的组织涣散,像一盘散沙,原因在于基层组织没有建立起来。他指出,海员有数万人,而工会却只有区区数十人,这些人每天不停地工作,也只能满足工会机关的工作量,机关以下的工作基本上就是空白的。像这样的情况,一旦工会人员出了什么问题整个工会组织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所以不仅要建立工会的机关,更重要的是基层组织的建设。他建议在每艘船上都建立一个工会小组,几艘船的小组组成一个大组,然后由大组成立支部,最后由支部向总工会汇报情况。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海员都在组织的领导之下,每个工会小组相互并列又互相联系,就算其中有一两个小组出了问题,其他的还可以正常工作。苏兆征的提议得到了众多香港海员的支持,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海员工会的组织进一步健全,战斗力也得到了增强。 经过苏兆征等人的缜密细致工作,香港海员工会得以恢复生机活力,海员们也恢复对工会的信任,会员开始增加。不久,海员工会组织进行新的选举,谭华泽被选为会长,苏兆征担任司理,负责日常事务,继续整顿会务,健全制度,定期向会员公开财务收支情况,接受海员们的监督。苏兆征“极力整顿会务,提出工人监视职员办法,每星期作会务报告,由船上及宿舍工人经常审查工会一周工作经过,使每个工人都能过问参加工会的会务。实开工会民主化之先河!” 1苏兆征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得到了广大海员的拥护和信赖,他们愿意听从工会和苏兆征的领导,共同奋斗。 长年漂洋过海,具有国际眼光的苏兆征注意及时了解外国工人运动的动态。他提出,要加强与各国工人阶级的联络,“中国工人阶级非联合世界工人的力量,是无以抵抗帝国主义的进攻的”。 本书介绍了苏兆征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史料丰富,能吸收学界最新成果,切合当下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需求,是不可多得的革命史教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