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精)/中国书籍文学馆

一路走来(精)/中国书籍文学馆
作者: 李建军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一路走来(精)/中国书籍文学馆
ISBN: 9787506839808

作者简介

李建*,1965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1984年起在《北京文学》、《雨花》、《长江文艺》、《青春》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寻访记忆》、报告文学集《爱的风景》等。

内容简介

直到弄清了上述变迁之后,这些困惑才被解开:如果 以中云台东南端的小板跳为界,中云台与北云台两山之间 ,是海里;往东,是现在的海岸线;往南的大片平原地带 ,便是老辈人所说的海外。 海里和海外,其实近在咫尺,根筋相连。 据说,海里*早的居民就是从海外过来的。他们共同 的祖辈又都是因为“红蝇赶散”流落到这“在海一方”。 所谓“红蝇赶散”,实则是明朝初年的大规模人口迁 徙活动。朱元璋称帝前,张士诚以苏州为根据地,自称吴 王,与朱抗衡十余年。朱元璋围城十月,才把苏州城*破 ,生擒了张士诚。所以,明朝建立之后,为了防止张士诚 原有的臣民不服统治,聚众谋反,洪武皇帝便下令将苏州 一带原来支持和拥戴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并将其 全家遣散到苏北沿海等偏远地方垦荒屯田、起灶晒盐。当 时,这些来自江南富庶之乡的“有钱人”和“城里人”, 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被驱赶至海角天涯的荒芜之地,该 是怎样一幅凄惨情景!因此,他们的后代就把发生在洪武 年问的这场劫难诅咒为“红蝇赶散”。 听外公说,蟹脐沟张姓人家的先人就来自苏州闾门外 。他们先被“赶散”到板浦以南一带充当盐民,后来兄弟 几人渡海到北云台这片山坡上,垦荒种植,繁衍生息。到 了上世纪初,海水退至东边十里开外,山脚下淤积的滩地 也因雨水和山洪的冲刷,变成了可耕可种的薄田。一个小 小的村落,就这样渐渐成形。 随着老辈人的离世,海里与海外的说法已经少有人提 。 记得外公讲过有关海外的往事,那是他年轻时的一次 惊险遭遇。 大约七十年前,那年大旱,海里一带庄户人家基本颗 粒无收。外公眼瞅着家里快揭不开锅了,便将积攒多年的 十几块银元从墙肚里掏出来,打算冒险到海外买粮。外公 有表亲在海外。他把银元绑在腰间,推着一辆独轮车上了 路。沿途经过大板跳、小板跳、马二份及圩丰等地,一路 顺畅,就到了四队的老表家。 外公实指望腰包里的银元少说也能买到二百斤小麦, 哪知海外这边也*灾严重,原本殷实的老表家同样度*艰 难。老表到处张罗,十几块银元只换到两笆斗棒粒子。老 表留外公吃了顿晚饭,住了一宿。第二天麻花亮,外公将 棒子分装到两个布袋,搬上小推车,又砍了些柴*掩盖在 粮袋上面,从原路返家。 到了马二份的时候,正值中午,十几里开外荒无人烟 。外公又饥又渴,看到路边有一条小河,便放下车子,跑 到河边喝水。等他喝过水,抄了把水洗洗脸,再回过身来 ,他一下子惊呆了。他的独轮小车跟前站着五六个人,个 个身穿羽白大褂,手持盒子*,吊诡的是他们的脸上都蒙 着一块黑巾,只露出眉眼。外公心里一沉,糟了!他撞上 传说中的土匪大褂队了,这些人不仅拦路劫财,还杀人不 眨眼! 外公撒腿就跑。只听身后一声*响,接着有人断喝: “站住!再跑就打脑袋了!”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