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故宫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日本人眼中的慈禧
ISBN: 9787513404730
西太后与恭亲王 大学士文廷式是博学多才之人,也是位慷慨忧国 之士。在光绪帝广揽人才,准备实行变法自强之时, 文廷式也曾受到过重用。但是,他称西太后垂帘听政 不啻牝鸡司晨,是清国的大害,从而触怒西太后而被 剥去官职。西太后的专制,由此可见一斑。 自同治元年摄政以来,迄今已46年,西太后一直 掌握着清国的政权。其间虽曾一度还政于光绪帝,但 却有名无实,光绪帝只能坐拥虚器,事事仰承太后。 事实上西太后也确非凡人,作为女性政治家可谓古今 未见,外国人评价她是康熙帝以来的明君,也不** 是阿谀奉承。自摄政以来,她拉拢各路权势为己所用 ,托付并利用他们处理政务,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恭 亲王。恭亲王是道光帝的第六子,咸丰帝的弟弟,西 太后摄政时他已经很有历练。如今清国皇族中年轻有 为的人物很多,如醇亲王、肃亲王、载泽公、载振公 等等,但当时却无人可用,崭露头角的只有恭亲王一 人。恭亲王的弟弟醇亲王(今醇亲王的父亲)也同样 贤长,但没有政治野心,是个文雅风流之士。慧眼识 才的西太后,很早就发现恭亲王的可利用之处,便聪 明地与之结为同盟。当初咸丰帝身体虚弱,便将一些 政务交给恭亲王,从与英法联军议和到其他重大事件 ,经常都是由恭亲王出面办理。咸丰十年(1860年) 十二月,设立**各国事务衙门(今外务部前身), 恭亲王任首席大臣,**显赫,清国的实权也就自然 落到了他的手中。西太后刚刚摄政时,很多事情都没 办法插手,于是便采用笼络恭亲王的政策。咸丰帝葬 礼时,西太后以出现重大过失为由,对数名重要人物 进行**,暗中警告恭亲王;同治四年(1865年), 以政治上失策为口实,曾一度将恭王贬黜出朝廷,不 久又让他重新复职。西太后如此巧妙地将恭王操弄于 股掌,长期加以利用。但终因恭亲王的性格与西太后 不合,并且有专权倾向,二人矛盾加深。光绪十年( 1884年),西太后断然将恭亲王罢黜,不再复用,改 用自己的妹婿醇亲王取而代之。光绪二十年(1898年 ),恭亲王以高龄薨逝。 西太后与群雄 众所周知,西太后擅长驭人之术。她将曾国藩、 李鸿章及其各路群雄操纵于手中,使他们屈从在自己 的绣鞋之下,实在是很不容易。 “长发贼”之乱是清国的一场动乱。谚语云乱世 出英雄,此次大乱中也涌现出不少英雄豪杰。功臣或 老将原本容易居功自傲,恃其威望,很难管束,此为 古今同叹。要想让这些功臣善全其身,当然也就难上 加难了。可是,同治帝尚值幼冲,其监护人又是女性 ,西太后却将这样的事情轻而易举地办到了。功臣们 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都心甘情愿为她尽忠,*后功 成名就,寿终正寝,这在历**几无前例。 清国的政治原本比较复杂,政府组织也不单纯, 首先需调和满汉,满汉官吏之间如果做不到平衡,就 会引起冲突,甚至有可能颠覆以满人为主体的朝廷。 加之汉族官吏中,既有安徽党、湖南党、江浙党、粤 党等,又有宦官派和京官派;从其主张看,又存在守 旧派、进步派、渐进派和激进派。与日本政界不同, 清国若将各种各样的官吏统一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大 事业。因此,即便存在某些失败,西太后身为女性, 能够屹立在清国政治舞台上长达46年,实在是个奇迹 。P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