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7.58
折扣购买: 捧起一湖星光
ISBN: 9787532186280
千年秋月一湖辉 一 某座湖泊乃至某个地方 ,大都有过一些文明的标记 ,我家乡洞庭湖西滨这座内 湖就是。多年前我就想写她 了,之所以未动笔,主要担 忧在于:能否用不一样的家 园认知与书写方式,表述出 她的生命原色,还有对她的 敬畏。 古时,这座湖拥有5万亩 水域,属云梦泽一部分,大 唐时期都还没个名字。查阅 明朝《龙阳(今汉寿)县志 》,书里有这样一段记述: “湖中旧有巨蚌,其大如横 席。深夜侧立一壳,乘风往 来烟波间,中吐巨珠,与月 相射。渔者百计求之,终不 可得。”文字省俭,却把湖 的荒朗怪异和盘托出。幸好 ,这座湖泊用她的母性温情 和广博胸怀,拥抱过一位大 诗人,诗人则用一首七绝作 为回报,为她平添了人文底 蕴: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 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纻,不知 霜露入秋衣。 追寻绝句中壮阔浑融的 景象,体验大诗人那份豪放 ,这个愿望生根我心底已久 。真正如愿,是在两年前深 秋的一个月明之夜,这是我 特意选定的。唐肃宗乾元二 年(759)深秋的明月,也 悬照于这座湖泊上空,那时 它用融融光华,温润过飘零 至此的大诗人。而我,却无 缘与他相会。但穿越千年、 摒除喧哗且清净无染的月辉 ,让我得以与最精彩的灵魂 相遇。 他就是李白,湖的名字 也溢满后人怀念:太白湖, 亦有史书记载成“醉月之湖” 。在它周边,分别有青草湖 、鸭踏湖、筲箕湖。文雅被 野拙包围,但能相安共处, 也算是万物生灵之幸! 曾有作者问我:李白是 少数民族吗?我说:应该推 断“是”。你看,他生于哈萨 克碎叶城,自述“白本陇西 布衣,流落楚汉”;史料亦 记述其相貌“眸子炯然,哆 如饿虎”,具有胡人特征, 且精通月氏语言,对少数民 族礼节也十分精通。至于具 体归属哪个民族,则有待民 族学家、历史学家去探究了 。 唐至德二年(757),李 白被判流放夜郎。流放是种 长时间的生理与心理的折磨 ,他西行至巫山白帝城时, 接到放还赦书,即于唐肃宗 乾元二年(759)深秋折返 岳州(今岳阳)。其间,与 贬为岭南道(今广东境内) 县尉的原刑部侍郎李晔、贬 为岳州司马的原中书舍人贾 至相遇。患难之际,昔日友 谊更为珍贵,况且消退喧哗 之后,彼此都需要慰藉和安 抚。而远离了蜀道天险、避 开了庙堂谄诡的李白,开阔 平静的江湖自然成为他游历 的首选,也注定他从此与水 相依相融。于是三人赊舟逆 水西行,没有繁花相伴,只 有一轮素月高悬霜天,漫洒 层层碎银;只有千顷碧水铺 展脚下,荡漾道道波光。再 加一船忧乐相叠的共鸣。他 们为人生羁旅按下“慢放键” ,且行且饮,安享湖色月辉 。几分醉意袭来,欣然吟唱 起《白纻辞》: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 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 拂面为君起…… 《白纻辞》是李白此前 30多年(约726)漫游金陵 时所作,清丽欢快的音律, 响起在这片战乱之火尚未燃 至的辽阔水域。那一刻,李 白挺立于船头——挺立是他 一生的姿态,即使醉卧也是 挺直腰杆的,虽然冷却了几 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遄飞 逸兴,但仍未将侵入青衫的 霜露当回事。他仰望明净月 辉,聆听飞鸿啼鸣,已将头 顶束发松开,宽袂一拂,拎 起饮尽的空酒觞,“嗖”地向 着漫天月辉掷去。那空酒觞 划出一道优美弧线,“咕咚” 沉入水底。觞定一种陶制酒 具,椭圆形,两侧有半月形 双耳,唐代颇为盛行。 2019年10月,我在成都杜 甫草堂唐代生活遗址,首次 见识到其真貌。李白似醺似 醒中,吟出本文开头的七绝 ,即《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 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简 称《洞庭湖西》,地域辨识 度极为清晰。 诗人的不幸,却成就了 洞庭湖的大幸!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