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问茶/读图时代人文地理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的版图,恰似一只昂首高歌的雄鸡,江南镶嵌在她的腹部。具有温 婉风情的江南水乡与古镇则属于“江南中的江南”,即“小江南”。“小江 南”恰似一颗明珠,在江南广阔的土地上熠熠生辉。浩荡长江是她的血脉; 黄山山脉、天目山山脉、庐山山脉是她的脊梁;“杭嘉湖”平原的纵横水系 是“江南水乡”的源泉;老徽州的“一府六县”、江西婺源、上饶、修水等 地秀美的古村落及产茶区则自古闻名…一奔腾的热流,丰富的营养,滋润着 这块土地,使她无比秀丽、丰饶和灵动,人称“画里江南”。 秀丽的江南,最具魅力的是春天朦胧的烟雨。城市的轮廓被水墨浸染, 山体的线条被春雨融化,满天飘浮缥缈的诗意,放眼尽现朦胧的婉约。梦幻 迷离的模糊,写在人的心中;天地衔接的无界,迷住人的双眼。姑娘撑着花 伞的浪漫,逗着路人的遐想;情人比肩的倚靠,引出他人的嫉妒。 秀丽的江南,美丽在春光艳阳下。莺飞草长、小鸟啁喋、田畴泛绿、阡 陌开花、桃红柳绿、梨白麦青、油菜花黄、溪水呜咽、莺歌燕舞,赏心悦目 的美,醉人心田。尤其三月,春风哗啦啦吹起,茶旗临风玉立,那是江南春 天的旗帜。 江南的美,如丝如水。这里是世外桃源、田园牧歌、鱼米之乡。风到这 里停步,拂去人间的尘埃;雨到这里歇脚,洗净凡尘的污垢。乃至有人说, “世界若是水,江南就是水中的明月;世界若是镜,江南就是镜中的兰花” ,贴切到位。 江南的古镇——周庄、同里、乌镇、木渎、西递、宏村、江湾、龙川… 一是江南的精神和风采,在超凡脱俗中返璞归真;小桥、流水、人家、白墙 、黑瓦、耕牛、炊烟,是江南的容颜和风骨,是江南的过去和未来。水乡飘 荡着江南小调,跟随习习微风入画。或许跟随阡陌牵引,看民居的风韵,写 在白墙黑瓦上。强烈的色彩对比,是刚柔的两面,写出剑胆琴心的文章。高 高耸立的马头墙,一簇簇、一幢幢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高低交错,疏密 互联,动静相见,抒发宁静与沧桑、人文与历中的思绪.存白云蓝天下飞扬 。 江南的景观令人向往:“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园林、古寺、 古塔、古宅、古树繁多而优美的苏州,折射了几百年妩媚的扬州瘦西湖,以 及南京的秦淮河、夫子庙,绍兴的三味书屋,宁波的天一阁,安徽的黄山、 屯溪,江西的庐山等,无不沉淀着昔日的繁华,积聚着人文风采,像浓醇的 茶,滋味甘醇绵长。 江南山脉磅礴绵延,土地肥沃广袤,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纵横交错。这 里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南高北低的长江 中下游平原,北部平坦,南部多山地丘陵。 江南的大山令人称赞:黄山的鬼斧神工,变幻出奇特风景,被冠以世界 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九华山,吸引无数人寻找精神寄 托;天目山与天下名山竞高低;雁荡山的美,白天看山让人兴奋,晚上登山 ,人动山也动…… 江南的茶山,春日腾出氤氲,蒸来熟透的芳香,茶旗英勇地摇曳,抵抗 戏弄的春风,一片片无尽的绿,扯出云彩般的锦缎,山间的陡峭,铺向原野 的广袤,丘陵的起伏,贴着大自然的肌肤,闪出爽眼的绿意,养护人们的心 胸,那是醉人的茶乡。 明代王士性在其《广志绎》中说,“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 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麦、菽,天造地设,开辟已然,不可强也。” 平原成就的“鱼米之乡”,江南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小麦 、油菜、棉花产量也高。横亘的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由京杭大运河互通 ,织成茂密水网,其间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水乡泽国”的美誉,恰如其 分。洞庭湖、太湖等的淡水鱼产量为全国第一,特别是太湖流域,是重要的 蚕桑基地,享誉海内外。 江南的吃是一种文化,淮扬菜、杭帮菜、徽州菜,随意品尝一种,就能 窥视到其中的瑰丽。南京板鸭、镇江崤肉和米醋、无锡肉排、苏州豆腐干、 湖州豆沙粽、嘉兴肉粽、杭州龙井虾仁和东坡肉、绍兴加饭酒、宁波芝麻汤 圆、上海叫花鸡等等,不胜枚举,以及阳澄湖大闸蟹、黄岩蜜橘、无锡水蜜 桃、萧山杨梅、杭州藕粉、歙县枇杷、黟县桃等等,名目繁多。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