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西路军(生死档案)
ISBN: 9787224088793
冯亚光,原籍陕西省耀县,1947年生于陕北延川。1977年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甘肃日报社任记者,后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新闻稿件、学术论文等数十万字。30多年来,着力于西路军问题研究,发表《陈云肯定西路军的历史原委及史实依据》等论文20余篇,汇编成《西路军论集》。1992—1993年出版的《西路军生死档案》《西路军喋血河西》是《西路军》三部曲的雏形。
第一章 从血淋淋的死亡世界 走出来的人 背负着失败的沉重和血泪 祁连山,冷峻的山峰像铁骨铮铮的硬汉挺立在劲 风里。西宁,坐落在祁连山东南的大坂山和拉脊山之 间的湟水谷地。时间悠远,一如那祁连山中流来又流 去的溪水。溪水流去便流去了,但山峰目睹了历史的 足迹。从森林松涛的呐喊中,从云空岩鹰的哀鸣里, 都分离出半个世纪前在此演奏过的苍凉悲韵。 残冬。茫茫夜色,寒风一阵紧似一阵。天似乎被 饱蘸浓墨的大笔狠狠地涂抹了,黑得使人悚然。西宁 昏瞎了眼似的,蜷曲于黑色的夜空之下。 被俘红军指战员四五十人,被押到南滩“万人坑 ”。又深又大的两个坑里填满了红军的尸体,空气中 散发着浓浓的血腥昧。 马家兵两三个人揪住一名红军,连砍带戳踢进坑 里。 胡秀英感到自己还在呼吸,睁开眼睛,周围一片 漆黑,但见满天星斗。她缓出一口气,慢慢地试着抬 起手来,把胸前和头部的土松开些,从万人坑中挣扎 着爬了出来。她咬紧牙关,对天盟誓:“杀不死的胡 秀英,我又活过来了!只要有口气,我就要找红军, 消灭这些马匪军,为死难的战友报仇!” 胡秀英,妇女团一营副营长,19岁,处于生命的 最好年华。红四方面军转战进入川北,解放巴州,她 次年参加红军。当时的任务主要是扩红。她参加宣传 队,先后三次用七个多月时间,动员1100多名青少年 男女参加了红军,以成绩卓著,于第二年4月入团,8 月入党。 西路军西征,她多次参加战斗。大拉牌战斗,她 们全排二十多人,在战壕里向不断冲击的马家军射击 ,击中十余名敌人,她亲眼看到一个一个敌人从马上 坠下来。敌人冲到战壕跟前,她又用盒子枪击中几个 敌人。战斗中她右臂右腿受伤,全排有六人牺牲。倪 家营子战斗中,她带领全排战士冲入乱敌之中,端着 缴获的轻机枪猛射,打倒敌人一大片,又乘机带领战 士占领敌人的掩体,与疯狂反扑的敌人激战。她以战 功晋升为一营副营长。 胡秀英被俘后和近百名女战士关押在张掖一个大 房子里,三天三夜没有一点吃喝。敌人不断提审拷打 ,逼问谁是当官的。第四天夜,马家军把她们用麻绳 捆绑着连在一起,押向城外活埋人的大坑前。胡秀英 和战友们互相鼓励:“不要向匪徒们低头求饶!”“ 要死得刚强!” 凶相毕露的马家军官,手里挥舞着短枪,大声吼 着:“这几个坑里埋的是胆敢反抗,胡踢踏的共产娃 们。你们这些共产丫头!自己说,是下去的好,还是 活着的好?” 月照荒野,风拂蒿草,一片寂静。 马家兵用手电在红军女战士的脸上照,面对他们 的是张张愤怒的面孔。军官又进一步逼问:“你们怎 么不回答啊?难道你们真的不想活啦?” “少废话,要杀要砍随你的便!” “红军不怕死,怕死不当红军!” “放着日本强盗不敢去打,却在妇女面前逞疯狂 !” 红军女战士们生命的全部力量似乎都在随着灼热 的血液沸腾,都在顶着撕肝裂胆的话语外涌。 威逼的把戏破产了。军官挥舞着手枪高声吼道: “想死?没那么容易,都给我带回去,看我有没有办 法收拾你们!” 昏暗的冬日,她们和100多名男战士一起被押送 到西宁。经民乐城、炒面庄、扁都口、翻过几座山, 走了8天,到了西宁。200多红军将士,沿途因饥饿病 重走不动或因反抗而被杀害的就有好几十个人。妇女 独立团一营营长胡廷秀在大坂山下被杀害。 她们被关在西宁大校场,每人每天只给两碗杂面 糊糊。有人说:“这是迷魂汤,喝下去,糊里糊涂拉 出去活埋!”大家笑了。经受过战场和刑场死神考验 的红军将士,的确能在死亡面前谈笑风生。这笑,带 着泪水,带着悲痛。 敌人把胡秀英和一些被俘红军押到羊毛厂做苦工 ,几天后,她又和七八个人被挑到马家军陆军医院。 陆军医院有20多名被俘红军在做苦工,他们干最脏最 累的活,还动不动受伤兵虐待,拳打脚踢,还挨军棍 和马鞭的抽打。 残冬的寒气逼得胡秀英瑟瑟发抖,但她逃出人间 地狱的决心却异常坚定。一天,她和难友杨桂芳、何 玉兰,趁哨兵不注意溜出大门,逃到北门外湟水河边 。湟水河带着凛冽,翻腾着蜿蜒而去,她们却被巡逻 队抓回。 陆军医院院长把她们毒打一顿,说:“这个共产 婆,本性不改,不能再用!”就在这天夜里,她和四 五十名战友被押到万人坑活埋。 从万人坑逃出,胡秀英先在西宁南山山洞里躲了 些日子,以后就装哑巴,在平安、保安等地讨饭,给 人帮工。她学会了一些农活,也慢慢地学会了青海话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