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绘图珍赏版)

谈美书简(绘图珍赏版)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谈美书简(绘图珍赏版)
ISBN: 9787515322193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内容简介

在我接到心向美学的朋友们来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是究竟怎样才算美,“美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怎样才算美”的朋友们未免有些谦虚。实际上 这些朋友们每天都在接触到一些美的和丑的事物,在情感 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至激动。例如一个年轻小伙子碰 见一位他觉得中意的姑娘,他能没有一点美的感受吗?一 个正派人在天安门事件中看见正反两派人物的激烈斗争, 不也是多少能感觉到美的确实是美,丑的确实是丑吗?在 这种场合放过火热的斗争而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丑的本 质是什么,不是有点文不对题吗?一个人如果不是白痴, 对于具体的美和丑都有认识,这种认识不一定马上就对, 但在不断地体验现实生活和加强文艺修养中,它会逐渐由 错误到正确,由浅到深,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而 现在有些人放弃亲身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 问什么美的本质这个极端抽象的概念,我敢说他们会永远 抓不着所谓“美的本质”。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 不知道它是什么”(Je ne sais quoi)。可不是吗?柏拉 图说的是一套,亚理斯多德说的又是一套;康德说的是一 套,黑格尔说的又是一套。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他们 都可一分为二,各有对和不对的两方面。事情本来很复杂 ,你能把它简单化成一个“美的定义”吗?就算你找到“ 美的定义”了,你就能据此来解决一切文艺方面的实际问 题吗?这问题也涉及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系列问题,以 后还要谈到,现在只谈研究美学是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 的事例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引起我先谈这个问题的是一位老朋友的来信。这位朋 友在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和我打过一些交道。他去年写过 一篇题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 ,来信要我提意见。他的问题在现在一般中青年美学研究 工作者中有普遍意义,所以趁这次机会来公开作复。 请先读他的“美的定义”: 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相应的 理想的那些事物底,以其相关的自然性为必要条件,而以 其相关的社会性(在有阶级的社会时期主要被阶级性所规定 )为决定因素。矛盾统一起来的内在好本质之外部形象特征 ,诉诸一定人们感受上的一种客观价值。 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主观理想;既是内在好本质,又 是外部形象特征;既是自然性,又是社会性;既是一定人 们感受,又是客观价值。定义把这一大堆抽象概念拼凑在 一起,仿佛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就统一起来了。这种玩弄积 木式的拼凑倒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 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文艺创作、欣赏和 批评了吗? “定义”之后还附了十三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 些抽象概念,说来说去,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作 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用一点具体形象,丝毫不流露一 点情感。他是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听说搞过雕塑和绘画, 但始终不谈一点亲身经验,不举一点艺术实践方面的例证 。十九世纪法国帕尔纳斯派诗人为着要突出他们的现实主 义,曾标榜所谓“不动情”(impassivite)。“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