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从逻辑思考到文案写作)
ISBN: 9787550215528
郑舜珑,毕业于辅仁大学日文系、台湾大学日文所。曾任台湾戏曲学院日文导览人员、版权代理公司日文版权业务人员。译有《老板要的是:你对未知的处理能力》《到别人的地盘当老大》等书。 高杉尚孝,全球战略顾问,日本高杉尚孝事务所代表,筑波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职于麦肯锡、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一流企业,协助美日跨国企业与金融机构拟定经营策略及并购计划,并在美商咨询顾问公司担任常务董事,从事全球人力资源开发业务。1997年成立高杉尚孝事务所。目前在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交涉等领域从事企业研习、培训与写作工作。著有《解决问题的理论》《压力管理的实践理论》《交涉的实践理论》《逻辑思考与交涉技术》等书。
2。2文章一气呵成,就是逻辑思考 小看连接词,思考就成了一团糨糊 前面提到,“模糊”是因为我们省略主语,导致 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模糊不清。在商务文案、新闻 报导、会话等沟通媒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清不 楚的连接词。这些连接词,都是把主语的多个可能的 解释连接起来的表现方式。 模糊的连接词无法明了地连接多个信息,因此成 为阻碍正确信息传达的最主要因素。每一则信息之间 的关系如果模糊不清,那么上下文的关系以及主旨, 当然也就变得模糊不明。所以,为了传达正确的意思 ,大家应该尽量正确地使用逻辑连接词,以清楚表明 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当我思考逻辑连接词时,不禁觉得经常听到的“ 日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原因在 于,不是日语这个语言的表达让人感觉模糊,而应该 是使用者本身的问题比较大。如果日语这个语言的本 质就是模糊,那不就表示只要使用日语,就永远表达 不清楚?在逻辑表现力中,信息的明了度只能依赖于 使用者的表达,其影响大于语言本身。 同样,将逻辑套用在主语上也是如此。日语里面 并非没有主语的概念,而是使用者不习惯意识到行为 者,也就是主语。相反,大家都说英语是表达明了的 语言,但是只要连续使用太多“but”和“and”,句 子的意思一样模糊不清。换句话说,一个句子表达得 明不明了,最终仍然是回归到语言使用者本身。 请大家多多活用我整理出来的“高杉逻辑连接词 表”(图2-1)。现在,很多企业都采用这份逻辑连 接词表。但是,它还不是最终版,顶多算是一份入门 导览,在内容的全面性上尚嫌不足,还需要继续补充 更多逻辑连接词。 状况一: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归结”因果 ? 状况一: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困境 ,住宅行情持续下跌。 这句话中出现了模糊的语意衔接,究竟“陷入困 境”与“行情下跌”这两个信息之间表示何种关系? 是表示一个关联性松散的追加信息,还是表示一个紧 密连结的因果关系?看第一遍的人不会有想法,信息 的传递者(你)得引导他。 如果你想表达的是“追加”说明(比前一信息更 进一步)的话,应该改成“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 开始陷入困境,不仅如此,住宅行情也持续下跌”比 较好。其他还有很多表示追加语气的连接词,像是“ 除此之外”、“而且”等。 如果想拆成两句来说明,句子可以改成:“由于 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而且,住宅行情 也持续下跌。”除了“而且”之外,还可以用“并且 ”、“此外”。如果想表示强调,还有很多选择,像 是“特别是”、“同时”、“尤其”等。 如果想表示因果关系,可以用结果在前、原因在 后的“理由”连接词,或者是反过来,用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的“归结”连接词。 如果用归结连接词,句子会是这样:“由于市场 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所以住宅行情持续下 跌。”其中,表示原因的“各企业开始陷入苦境”, 在支持着结论“所以住宅行情持续下跌”。在归结连 接词方面,一般还可以使用“因此”等。另外,就像 追加说明的连接词一样,归结衔接也可以拆成两句来 说明。例如,“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苦 境。结果,住宅行情持续下跌”。 状况二: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强调“手段” ? 状况二:削减对各国课予的义务,推行排放交易 ,为一种有效方式。 从上下文来看,后面的句子可以用“追加”连接 词来衔接,也可以用“手段”连接词来衔接。(就看 你要表达哪种意思)如果是追加的意思,那就要改成 与状况一相同的句型:“削减课予各国的义务,并且 促使排放交易,为一种有效方式。”“并且”只是追 加用语的其中一个,你也可以用“还有”。 如果“削减对各国所课予的义务”是一种手段, 那么它的目的就是“推行排放交易”,这时候要用“ 手段”连接词来衔接。“借由削减课予各国的义务, (目的是)促使排放交易,为一种有效方式。” 问题不在于这个句子的正确解释(二者到底是追 加关系还是手段关系)因为我们没有足够材料可供判 断,而且我的原意也不是要大家找出这句话的正确连 接词。以上这些尝试的目的在于,如何借由连接词来 表达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明了关系。 广告文案这样润饰后才有力 以下这篇广告文案刊登在某报社的网站上,从中 可以找出几个存在“模糊衔接”的地方,包括不是连 接词的部分也一样。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润饰一下吧, 应该加上连接词的地方,我会标出号码。 ××家电的高性能微波烤箱 ××家电的“石窑微波烤箱DT-C400”将于9月1 号开始销售!(1)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烹调 时食材美味不流失。(3)配备高功率的加热器和风扇 ,烤箱内的热量供给比旧机型提升36%。(4)达到 使用频率最高的摄氏200℃左右的温度,时间仅约五 分钟。(5)比旧有机型快三分钟。 (6)烤箱烹调和超高温水蒸气烹调的最高温度 ,各为350℃和400℃。(7)比旧机型各提高50℃。 (8)可缩短烹调时间。(9)配备新功能水蒸气烹调 ,能配合食材让温度适当保持在35~95℃之间。(10 )可烤出三分熟和五分熟等不同熟度的牛排。(11) 减少因加热而流失的维他命。 (12)有金色、银色两种颜色可供选择。(13) 开放式价格。(14)但预计店内实际售价约在十万日 元。 很难阅读的文案,是吧?现在我们来逐一检查: (1)的地方应该表示何种前后关系呢?看起来 不像简单的追加。“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度”与 “食材美味不流失”之间的关系,似乎挺紧密的。假 设前者是理由,那么后者就是结果,它们是归结关系 。因此,改善方法之一,是“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 温度,所以(或“因此”)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 ” 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 的,这样就会变成:“借由短时间达到适合烹调的温 度,烹调时食材美味不流失。” 因果关系与手段关系看起来很相似,到底差在哪 里?其差别在于,是否反映出行为者的“意图”。例 如,“他按下开关,所以空调开了”表示因果关系。 开关被按下了,所以空调便开始运作,因果关系非常 简单,我们感受不到他积极想要打开空调的意图。这 里的谓语是不及物动词“开了”。如果句子改成“他 借着按下开关,让空调打开了”,则显然有强调行为 者的意图。所以,这一句话呈现出手段关系,谓语用 了使役动词“让……打开”。 回到原文,××家电开发微波烤箱的目的,就是 要让消费者烹调时食材的美味不会流失,我推断这里 是手段目的关系(此处的讨论仅限于插入连接词,我 们先不讨论文案该如何写得精简,那放在后面的章节 中说明)。 第一段的后半部分,似乎都在说明微波烤箱如何 在短时间内达到适当的温度,所以为了让(2)的前后 关系可以更加明了,应该要加入“如何在短时间内达 到适当温度”。但这样句子太长,改成直接加入解说 连接词“具体来说”、“也就是说”即可。 (3)的地方也是模糊不明,各位读者应该已经 发现这里是手段目的关系,所以应该改成:“由于配 备高功率的加热器和风扇,烤箱内的热量供给比旧有 机型提升36%。” (4)的地方语气没有衔接,不过从“烤箱内的 热量供给比旧有机型提高36%”和“达到使用频率最 高的200℃左右,时间仅约五分钟”这两句话,可以 看出彼此的关系。由于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 者的结果,因此二者是归结关系。所以,(4)的地方 可以加进“因此”。P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