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

忏悔录
作者: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译者:崔建华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1.00
折扣价: 11.40
折扣购买: 忏悔录
ISBN: 9787533941840

作者简介

「超值附赠」托尔斯泰生平简表 〔俄〕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го(1828.09-1910.11) 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不幸丧父丧母。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发表处女座《童年》。 1855年11月进入彼得堡文学界,受到作家们的热情欢迎。 1863-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被公认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之一。 1873-1877年,经过12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技艺炉火纯青。 1879年,因无法长期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背离,突发精神危机,撰文记录自己精神探索过程,取名《忏悔录》。从此远离贵族生活,衣食简朴,亲自从事体力劳动。 1889-1899年,完成长篇小说《复活》,深刻、全面、有力地批判俄国社会。 1910年,为寻求精神自由离家出走,后病逝于小车站,享年82岁。

内容简介

第二章哗众取宠的作家圈 什么时候有机会,我会详述我年轻时代的卜年中 感人肺腑并发人深省的经历。我想.很多人都有同样 的经历。 我也曾竭尽全力地想成为一个好人,但那时我太 年轻,年少轻狂,又孤独一人。当我寻找为善之道时 ,我孤立无援。每一次,当我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愿望 ,也就是我想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时,世人却用蔑 视和讥笑对待我。但每当我沉迷于可憎的情欲时,却 是一路的掌声和加油声。我的爱慕虚荣、争权夺利、 贪财好色、自高自大、暴跳如雷、打击报复……所有 这些行为又都得到了人们的吹捧。在这种欲望的驱使 下,我变得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并且感觉到了他们对 我的赞同。 和我一起生活的姑妈是一个非常善良且比任何人 都纯洁的人,她老是对我说,希望我能和一个有夫之 妇发生关系。她说:“最能造就一个男人的,莫过于 跟体面的女人做爱。”她还希望我成为一名副官,最 好是皇帝的副官。她觉得对我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 讨一个富人家的姑娘做老婆,由此获得更多的农奴。 回望这些年,伴随记忆而生的都是诚惶诚恐、极 端厌恶和痛彻心扉。战争中我残忍杀戮,给对手设套 决斗,而后毙之。赌博输钱,剥削农民的劳动,然后 将其处死。荒淫无度,谎话连篇,偷鸡摸狗,信口雌 黄,私通旁族,纵饮无度,凶残暴戾,戕害人命…… 没有一种罪行我没干过,人们却以此来夸奖我。我的 同龄人过去认为,或者现在仍然认为:我是一个比较 高尚的人。 我就这样过了十年。 在这期间,由于爱慕虚荣和贪恋金钱,我开始写 作。在我的作品中,写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为了 猎取功名利禄(我写作的目的),我在写作过程中故 意隐藏了美好的一面,把丑恶的一面展露在世人面前 ,我就是这样做的。多少次,我在作品中费尽心机想 把我对善的追求,隐藏在冷漠甚至是嘲讽之后——这 些追求是我生活的意义所在。 我达到了目的,人们称赞了我。 战争结束后,二十六岁的我来到了彼得堡,开始 和作家有了来往。他们待我当自己人,讨好我,使我 感到满足。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自己的周遭环境,就 开始用作家圈子特有的观点来看作家生活,完全磨灭 了我过去为改善自己而作出的努力。这些作家的观点 为我奢侈糜烂的生活提供了辩白的理论依据。 我的作家同事的处世之道就是: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些有思想的人是主要的参与 者。在这些有思想的人中,我们这些艺术家和诗人最 具影响力。我们的宗旨就是教化人类①。为了不给自 己提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我知道什么,我应该教 什么”,就说有一套理论能解释,根本不需要了解这 些,因为艺术家和诗人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 我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非常杰出的艺术家和诗人, 因此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这种说法。我是艺术家,是 诗人,我笔耕不辍,我教书育人,可我却不知道自己 教的是什么。人们因此给我金钱,我便拥有了锦衣玉 食、豪宅美女、社会地位。于是乎事情也就成了这样 ——只要是我教的,人们就认为是好的。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