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道与术(北京市门头沟区李烈校长工作室活动纪实)

学校管理中的道与术(北京市门头沟区李烈校长工作室活动纪实)
作者: 编者:陈江锋|责编:袁兆英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0.71
折扣购买: 学校管理中的道与术(北京市门头沟区李烈校长工作室活动纪实)
ISBN: 97875115703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北京市门头沟区李烈校长工作室实施方案 陈江锋 为进一步贯彻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实施北京市 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发展工程的意见》(京教工〔2012〕48 号)、《关于“十三五”时期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意 见》(京教工〔2016〕41号)的指示精神,推动我区小学 校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学校管理学习的共同体,推动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名校长的专业引领、带动、 辐射作用,特制定门头沟区李烈校长工作室实施方案,以下 简称“工作室”。 一、指导思想与宗旨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相关文件指示精神为指导,秉 承“全面提升,各具特色”的发展理念,以校长的办学实践 为主线,以自主研修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通过专 家引领,积极探索现代化特色办学模式,努力提升校长办学 能力,打造校长专业成长共同体,培养一批办学理念先进、 治理有方、有创新精神的校长。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管理、 教师发展和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提升 区域教育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高水 平的发展。 (二)工作宗旨 名师引领、互联互通、研修一体、各具特色。 二、培养目标 借助李烈校长工作室这一研修平台,积极构建“三提 升,两创新”的培养目标体系,培养一批优秀的校长团队。 提升理论素养。通过授课培训、自主研修等方式,引导工作 室成员立足教育前沿领域,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提升科研素养。围绕办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题 讨论和探究,引导工作室成员根据自身学校现状,形成特色 课题。 提升管理素养。积极开展跟岗实践和实地调研活动, 进行经验交流和互访,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办学管理素养。 创新管理机制。结合市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 创新办学文化。引导工作室成员挖掘自身学校特点, 研究学校办学文化的创新建设机制,打造学校品牌,形成办 学特色。 三、培养方式 李烈校长工作室培养对象的学习期限为三年,人员限 制在10人,所采取的培养策略和培养形式如下: (一)培养策略 1.自定计划,个性发展 工作室主持人要根据学员的个性需求和学习能力,给 予个性化指导,引导学员自定步调地制定三年学习目标和学 习计划。学员需要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推动自身发展和学 校建设。 2.专家引导,学做合一 充分发挥工作室主持人言传身教的作用,建立其与学 员之间的“导学”关系,给予思想理念和管理实践上的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