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育每日一页/世纪育儿店堂丛书
作者简介
陈亚芬,籍 贯:湖南省常德市;品 格:梅花;特 点:勤奋、坚韧、努力、博爱;身 份:医生、妻子、母亲、祖母;理 想: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来体现生命的价值;机 遇:不断练就工作实力;成 就:做到了直至目前的种种努力;座右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功观:无论谁,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把自己的智慧发挥到了极限,甚至超极限地发挥,就算成功金钱观:钱如杯口不,少了不能解渴,多了溢出杯外,适量就行,至于赚钱,当然建立在合法利己的基础上;名誉观:尊重名誉。因为,名誉是生命力!是一个人对社会态度的真实写照;幸福观:用心关爱生命,用智传播科学,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处理干扰:身居陋室,灯下笔耕;业余爱好:读书、散步、唱歌、跳舞;向往生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人生格言:人只要精神不垮,就能排除万难。
内容简介
从猿猴与香蕉的故事谈语言功能 人类与动物的生活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人类能说话,而动物却不能 说话。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甚至小孩子在学会说话后都能去做的一些事情 ,即使最聪明的动物也不能做。 有一位德国科学家,在猿猴身上做了多年的实验后发现:由他饲养的猿 猴可以把棍子当工具使用。把它们够不着的香蕉从高处拿下来。可是,只有 当它们能同时看到棍子和香蕉时,它们才会用棍子去挑香蕉。如果香蕉在身 前,而棍子在它们身后时,它们就不会使用棍子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 香蕉在猿的头脑中保留的时间没有长到可以让它们向四周寻找工具,并拾起 棍子去取香蕉的程度。 人类学会了说香蕉和棍子的词汇。当香蕉和棍子没有在一起时,这些词 汇能帮助我们记忆起这两个事物,并且能够把“香蕉”和“棍子”这两个词 放在一起去考虑,从而用棍子去取前面的香蕉。这,就是言语能力(即语言 和思维的有机结合)。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