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呼吸(每个人都需要自我肯定)
ISBN: 9787521715903
Breathe杂志致力于帮助你增加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这一身心健康生活指南包括5个部分——幸福、生活、正念、创造力和逃离。
微小自我价值的价值 · 什么是自我价值感? 通俗地说,就是你能否感知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之所以说它是一种感知,是因为价值并没有一套公认的评判标准,它更多时候是一种内在体验。这个世界上有人即便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仍旧觉得不够。也有颜回那样的寒士,一箪食,一瓢饮,却也“不改其乐”。 一个人感知到的价值,是他自己的人生信念,只对他本人有意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理论上来说,每个人在别人眼中都可能是“无价值”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我价值感。 · 你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同自己的价值? 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如果遵照某种公认的价值观,要么得证明自己能赚钱,要么就得找几个“光辉案例”,证明自己的工作了不起:一些处于危机中的、堕落的、遭受严重创伤的、失魂落魄的人通过咨询从人生低谷走向巅峰……如果是为了吹牛,我们多半不提手头正在做的案例——咨询者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处在迷茫的二十岁,没有特别大的成就,也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无非是写论文磨蹭一点,最后也能完成,成绩不上不下,70分。一周周坚持做咨询,自我探索。探索了两三年,成绩上过80分,也跌到过60分。 前面的案例让人目眩神迷,但后面的案例反而更体现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因为更平凡,也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大多数工作对象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就算遇到一个疑难案例,多数时候也是普普通通的对话。它体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对自己职业价值的认同。 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案例,等着你施展拳脚呢?如果真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就要去医院。更多时候,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面对的只是普通人。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听一些并不惊心动魄的故事,说一些老生常谈的话。 枯燥,也蹉跎,就像每个人的人生。 · 你能看见微小价值的价值吗? “这周跟上周相比,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心理咨询师每周见到来访者时,都会抛出这个问题。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时候他的来访者会说:“跟以前一样,没有太大变化。” 不用失望,这很寻常。来访者若是说出:“啊!这简直是脱胎换骨的一周”,反而令人生疑。一个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早就不奢望来访者的心理状态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他会接着问:“没有太大变化,那有没有一点点的小变化呢?” 有时候对方也不买账:“没有,一丁点变化都没有。”心理咨询师可能还会继续问:“这周和上周一模一样吗?你是怎么保持的?” “从这种不变的模式里你发现了什么?” 问到最后,对方也许会对生活有细微的一点领悟。也许是察觉自己在某个场合下习惯冒出怎样的想法。只是察觉而已,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对。但就是这么小的一点进步也很了不起。这样他这周的时间就没有虚度。 他付出的努力,让自己的状态改变了一点点。 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即使很小,我们也会肯定这一点价值,让来访者看到,微小的一点点改变也有它的分量。如果请一个胸怀宽阔的人来看, 这几乎是阿Q 精神:两个平凡至极的人,坐在小小的房间里,花了那么长时间钻研几乎没有变化的一小段人生,一段既不伟大也没有故事性可言的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重复相同的模式,积累着一些似乎不重要的小变化。 一切都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甚至来访者自己都不愿意面对,满心沮丧。但这就是对心理咨询师的考验,既考验他的心性,也考验他的专业水准。他要能从这样的工作里看到价值,从一个普通人?几乎没有变化”的日常中发掘价值,并陪他一同面对。 这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信条: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生活才值得一过,有些价值就蕴藏在普遍而枯燥的周而复始中。你付出的努力很微小,却让他变好了一点点。这是你的价值。 他的变化很微小,却让世界变好了一点点。这是他的价值。 重点在你是否愿意看到这份价值。 ·慢下来,一切就生动了 价值很少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我现在给学生上课, 辛辛苦苦讲了几个钟头,学生可能说:“听完跟没听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再见到他们,他们反馈说:“并没有什么长进”,这时候说不沮丧是骗人的,而我只能和他们一起承受这些挫败感。然后再从?没有长进”的常态中发现一点点不同,然后坚持做更多。 终于有一天听到他们说:“老师好像我明白了,谢谢你!” 这对于一个坚守价值的人来说是最丰厚的回报。就像养花的人,每天盯着一朵花看,自然看不到它的生长。但他坚持每天浇水,指不定哪天花就会开。 我每周写文章。有时候想不到一个重要的主题,那么就一个细小的主题说两句也好——就像这一篇。世上有很多宏大的价值,这轮不到我来说。但能把细小的题目讲清楚,对于这个世界也并非完全没有价值。也许不大,但是有。 就像一个总说自己没钱的人,对他更准确的表述是“有钱”:不多,但是有。说自己事事失败的人,其实是有成就的:不高,但是成功过。如果习惯了宏大的叙事尺度,就会有一种风险,因为看不清或者看不见那些细小的价值,可能也就失去了持续积累的耐心。 这就是为什么眼睛高于头顶的人常常会原地打转,而有些资质平平并不期待自己要做到什么的人,反而实现了惊人的价值。 一点点的意义,却是最普遍的意义。 对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被遗忘很久的精神气质。慢一点,小一点。我们今天普遍认为要更高更快更强,但你是否能从一个平凡的人身上, 从平常的一天中,看到价值的存在?你看不到,是因为眼睛太高。 你慢下来,这个世界才会跟着慢一点。 慢下来,一切就生动了。价值取决于一双能发现它的眼睛。时间总在流逝,经验在点滴积累。虽然凡俗人生简单重复,也不妨时常自问:“没有太大的变化—— 有没有一点点的小变化呢?”也不是说这些小变化积攒之后有什么价值,它本身就是价值。平心静气,日积月累,那不就是最有价值的改变吗? ★创刊于英国,风靡世界的正念生活读物 ★一本帮你平衡身心的正念启发书,让我们一起把每个日子过成良辰 ★心理学家李松蔚担纲《呼吸》中文版主编,撰写主题文章 ★乔恩·卡巴金认证正念减压课程培训师及督导师@童慧琦、《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KnowYourself创始人@钱庄、独立音乐人@陈鸿宇鼎力推荐 ★作家七堇年、静观减压教师方玮联、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马培杰、民谣歌手周云蓬等进行呼吸问答,提供自我价值感小秘诀 也许焦虑和无力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那就“Breathe and make time for yourself”吧。 《呼吸》是一系列关注自我、提醒你将更多时间留给自己的正念生活读物。 插画精美,提供超凡视觉体验 内文充满精美插画,是阅读,也是视觉盛宴。美味的家常食物、沐浴在星空下的独特体验、咖啡馆的灵感迸发,均有插画形式的体现。 关照日常生活,于点滴中给予抚慰 如何在家制作日式美味,同学聚会面临攀比的困境要不要去,“宅”在家的生活中会有怎样的乐趣,完全没灵感的时候要怎么找寻……书中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点滴中给予心灵的抚慰。 为什么叫“呼吸”? Breathe编辑部创立于英国,创始人希望这本书能帮你变得更轻松、更平静。这本身心指南包括五个部分:幸福、生活、正念、创造力和逃离,旨在帮你找寻从日常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方法,“make time for yourself”(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给焦虑的日常生活留出一点“呼吸”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