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筠婚恋家庭指导手册(共3册)

陈一筠婚恋家庭指导手册(共3册)
作者: 陈一筠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129.00
折扣价: 73.60
折扣购买: 陈一筠婚恋家庭指导手册(共3册)
ISBN: 9787512717589

作者简介

\\"陈一筠,1940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筠连县。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 年考入***。曾任《国外社会学》刊物的主编。她于1980年和1987年在加拿大和美国做访问学者,后来多次应邀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交流。 陈一筠教授是一位兼具东西方文化素养的社会人文科学工作者,**外媒体对她的学术成就、治学精神,尤其对她勇于将学术成果运用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普及的热情及社会反响,作过大量采访报道。 陈一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婚姻家庭、女性问题、青少年健康教育,并做了大量相关的科学普及与社会服务工作。由她撰写和主编的学术专著有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专著《现代男女的婚恋与性》《两性世界何处去》和她主编的“婚姻家庭科学丛书”“青苹果系列丛书”。 \\"

内容简介

**节 两性差异的由来和发展 人生来就有明显可辨的身体特征,据此可以判断其是 男是女,这就是“性别标识”,属于“**性征”。在孩 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性别标识进一步突出,显示两性的迥 然差异;与此同时,性别角色表现也初见端倪,使男女两 性在行为上有所不同。性别标识的不同是生物遗传因素所 致,与社会文化因素无关;而两性角色行为差异,则除了 生理与心理因素影响以外,还与后天的社会化过程有关, 即与文化传承和社会期待有密切的关系;至于两性在情感 、兴趣乃至性格方面的差异,既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又与 后天的成长环境及学习过程(社会化)分不开。 婚姻既然是男女双方的结合,那么通过认识男性和女 性各自的整个生命过程去认识婚姻现象的本质、特点和问 题,便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性别差异的生物学研究 解剖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结果证明,每个人的性别是在 *孕时决定的。当雌性生殖细胞(卵子)与雄性生殖细胞 (精子)结合而形成*精卵的瞬间,一个人就开始了独特 的生命历程。 人体的每个生殖细胞都含有23对染色体,每个染色体 有数以千计的基因,它们承载着一代接一代传递下去的遗 传信息。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对数相同, 但其中有一对染色体的性质不同:女性为XX,男性为XY, 这一对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体”。生殖细胞在成熟期间 发生特殊的细胞分裂,形成每个细胞各含23个单个染色体 的状态,这就是精子和卵子。卵子的23个染色体全是X,精 子的23个染色体中则包含一个Y染色体。当卵子与含Y染色 体的精子结合时,形成含XY染色体的*精卵,即“雄性合 子”;当卵子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形成含XX染色体 的*精卵,即“雌性合子”。这两种合子以后分别发育为 男性胎儿和女性胎儿。 从上述简单的阐述可以看出:**,*精卵成为雄性 合子或雌性合子的机遇是相等的,因为精子细胞分裂为含 23个单个染色体的精子时,有一半含X染色体,另一半含Y 染色体。第二,*精卵的性别取决于结合时的精子染色体 而不是卵子染色体。所以,那种以为“生不出男孩”是妻 子的问题,是错误的。 男性(X+Y)和女性(X+X)的主要生物差异的显示 ,*出生前几个月就开始产生的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影响。 六周内的胚胎,外表几乎分不出男女,到第六周以后,在 **的彩色超声仪器检查下,才可以看出两性的***部 位不同的特征:女性胎儿***部位呈小唇状隆起,并出 现**口;男性胎儿***部位的突起则发育为**头, 阴囊也在之后不久开始出现。婴儿到出生时,外***的 明显差异将男孩和女孩区别开来。从出生到青春发育期的 十年左右,体内性激素分泌较少。到了青春期,性激素的 大量增加,使男女孩子的身体外表特征迅速突出,称为“ 第二性征”。女孩**隆起,**增厚,出现周期性排卵 ,月经来潮,嗓音变得较清脆。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 晚1~2年,明显的特征是身体长高和强壮,肩宽臂阔,喉 \\"本书作为陈一筠教授学术生涯的总结,综合了她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婚姻家庭及两性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她在该领域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