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的异域之旅(800年以来的奇珍发现与收藏)(精)
作者简介
作者蒂斯·德默勒梅斯特(Thijs Demeulemeester)是比利时生活方式媒体人,也是多家杂志撰稿作者,他专攻室内设计、当代艺术、建筑、时尚和摄影等领域,对奇珍阁有着深入的研究,并著有《可收藏的奇迹》(Wonders are Collectible),《异域奇珍阁:让你感觉良好的室内设计》(Wunderkammer - Exotica: Interiors That Make You Feel Good)和《艺术家的个人世界》(Artists at Home/Work)。
内容简介
概述 这是一本关于发现、关于奇珍和冒险、关于探索和新 贸易路线的书,这里还展示了遥远的文明以及那里的奇花 异草。本书囊括了各种或编造或被证实的知识。《探险家 的异域之旅》是一段书写在纸上的无畏征途,它探索的是 那些精彩而奇妙、抑或是稀奇古怪甚至荒诞不羁的事物。 这是一位男孩儿以及一位女孩儿—以亲身经历为猎人和收 藏家们奉上的惊险故事。这个故事适合有耐心的读者,因 为你无法在一夜之间搜罗到所有的奇异物品。收藏来自持 续一生的积累。而这场持续了八个世纪的收藏之旅只有一 个目的:用自己的知识或财富打动同时代的人们。 从鸵鸟蛋到一角鲸的长牙,这些异域奇珍收藏展现了 大自然最为优秀而美丽的一面。它也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 改造能力。举个例子,人们可以对动物的毛皮进行制备、 填塞再组装起来,标本栩栩如生的效果让人无法将自然的 杰作和人类的手艺区分开来。另一个例子是将未知的花朵 整理为植物标本。这是经验主义与自然的对抗赛。一种植 物如果不曾被科学命名,如何证明它存在过?如果匠人将 一枚罕见的贝壳打造为一件优雅的餐具,那么究竟谁是这 件物品最终的艺术家?如果我们喝水的杯子是一个有着黄 金顶盖和杯足的鹦鹉螺,那这个杯子是人类在对自然顶礼 膜拜吗?这是我们在歌颂大自然的创造力,还是人类在试 图用自己的心灵手巧模仿甚至超越自然?隐藏在这些奇珍 收藏品后的竞争关系就在这里:宇宙最伟大的艺术家究竟 是自然还是人类?谁在模仿谁?谁让另一方看起来像个笑 话? 第一章 发现奇珍 从中世纪动物寓言故事到早期探险家: 收集异域奇珍的起源 确保双手洁净。 严格遵照指示, 切勿膜拜菲稀有物品, 以免贻笑大方。 ——仿卡斯珀·F.尼克里(Casper F.Neickel)《博 物馆实务》(Museographia, 1727年) 为什么会有人收藏异域物品?这或许是因为自然的想 象力更胜于人类;因为我们会为自然奇观所着迷,尤其是 对那些非常稀有或者未曾见过的东西。否则我们如何解释 诸如“国家地理”和“发现频道”之类的电视频道如此大 受欢迎?博物节目不就是胶片上的异域物品吗?对某些人 来说,观赏即已足够;而奇珍收藏家们则试图比自然做的 更进一步,他们将标本分门别类地摆放在珍奇室里——或 称“珍奇柜…‘奇趣柜”。甚至有人将物品改造得更加稀 奇古怪,比如把象牙雕成精巧的塑像,把椰子做成一件大 师级艺术品的底座,等等。 潮流 人类对于花花草草的兴趣古来有之,但是收藏植物的 历史并不长,对新奇的自然世界进行分类整理的历史则更 短一些。我们在自家客厅里展示各种贝壳、石头或者旅游 纪念品的行为,可以往前追溯到达·伽马(Vasco da ★设计精美、视觉飨宴,一部“骨骼清奇”的梦幻博物志。 比利时艺术设计出版社Lannoo打造,架上典藏之作,上百幅珍贵艺术画作和稀有藏品照片,一部为博物爱好者专设的纸上奇珍阁。 ★还原异域探险家跌宕的传奇事迹,踏上一场探索发现的华丽征程。 ★溯源欧洲贵族对异域文化的狂热,悉数800年收藏历程的演变。 从中世纪奇兽志到异域探险家的传奇人生,从早期的奇珍阁到后来的“世界舞台”,作者在短短一本书的时间里,用简洁明了、富于启发的文字和小说般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带你走过一段持续了八个世纪的探索收藏之旅。 ★透过极为丰富的藏品,盘点奇珍收藏的历史,领略潮流风尚的嬗变。 什么是数百年来收藏家最热衷的“时尚单品”?从美洲、非洲到亚洲,从陆地到海洋,从剥制标本、活体动植物到人类展,还有传世博物画、鹦鹉螺金盏、雕刻鸵鸟蛋、一角鲸长牙、鲸鱼骨架、食人叉、狮鹫爪子甚至“龙”的标本……无数奇珍等待你的发现。 ★奇珍展示出大自然的瑰丽,却也体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 世间最伟大的艺术家究竟是自然还是人类?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究竟是自然的杰作还是人类的技艺?也许这始终是个二者相辅相成的奇妙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