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之美(诗经千年风物图解)

万物之美(诗经千年风物图解)
作者: 王远|责编:李思远//田野|绘画:(日)细井徇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8.80
折扣购买: 万物之美(诗经千年风物图解)
ISBN: 9787556124770

作者简介

王远: 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后,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古代文化生活领域研究专家,现居波士顿,从事文化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

荇菜 荇菜,又名莕菜、水荷叶,是浅水性水生植物。其叶面如莲叶浮于水面,花茎柔软多枝匍匐生长,花朵呈明黄色立于水上。原产于中国,分布广泛,后传播至日本、韩国、印度等地,如今于欧洲温带地区也有分布。荇菜不挑剔生长环境、花朵鲜艳美丽,可用于美化水面,同时也是良好的水生青绿饲料。荇菜亦可入药,食用后能够清热解毒、消肿利尿。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1),在河之洲⑵。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参差荇菜,左右流(5)之。窈窕淑女,寤寐(6)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7),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8)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9)之。 题解: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恋情的诗。一位青年爱上了一位在河边采荇菜的女子,他赞美女子的美丽贤淑,因为思念夜夜辗转难眠。但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在一片琴瑟和鸣、钟鼓齐乐声中,青年迎娶女子回家。 注释: (1)关关:象声词,指雎鸠的叫声。雎(jū)鸠:水鸟名,又名王雎,即现在所称鱼鹰。据说雌雄有定偶,至死不分离。 (2)洲:水中的高地,即沙滩。 (3)窈窕:容貌美好的样子。淑:形容品德贤良。 (4)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5)流:与下文中的“采”、“芼(mào)”皆为挑选、摘取之意。描写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摘取荇菜的样子。 (6)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日夜夜。 (7)悠哉:指思念绵绵不断。 (8)友:亲近。 (9)乐:使(淑女)快乐。 葛 葛,又名葛藤、鸡齐,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地树林之中。葛的实用性很强,自古以来都广泛使用,其茎秆是长条藤蔓,外皮经处理可以用来编织衣物、制绳和造纸;紫红色的蝶形花朵可以入药,用于止血和解酒;葛根呈块茎状,亦可入药,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热的功效。 《周南·葛覃》 葛之覃⑴兮,施⑵于中谷,维叶萋萋⑶。黄鸟于飞,集(4)于灌木,其鸣喈喈(5)。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6),为絺为綌(7),服之无斁(8)。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9),薄澣我衣。害澣害否(10)?归宁(11)父母。 题解:这是一首写新嫁的女子准备回家看望父母的叙事诗。在黄鹂清脆的鸣叫声中,女子一会儿用葛藤纤维缝织衣服,一会儿又忙着浆洗。她虽然忙碌却非常快乐,因为她即将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 注释: (1)覃(tán):延长,这里指葛的藤蔓。 (2)施(yì):蔓延。 (3)维:发语词,无义。萋萋:与下文中的莫莫一样,指茂盛的样子。 (4)集:栖止。 (5)喈(jiē)喈:鸟的和鸣声。 (6)刈(yì):斩,割。濩(huò):煮。 (7)絺(chī):细的葛纤维织的布。綌(xì):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8)斁(yì):厌恶。 (9)污(wù):洗去污垢。私:贴身内衣。 (10)害(hé):通“曷”,何、什么。 (11)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家探望父母,使其安心。 ■ 144幅珍贵手绘:卷一草植,49图;卷二树木,34图;卷三鸟禽,23图;卷四走兽,11图;卷五鱼及其他,9图;卷六昆虫,18图。 ■ 图文对照,随文注音:以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相台岳氏五经本《毛诗》为底本,生僻字随文注音,每一动植物均有现代性解读和介绍,同时配以《诗经》原文题解及注释。 ■ 裸背线装,全彩印制:双封设计,古朴雅致裸背线装,180°轻松平摊,16开高清印制,内含3张拉页,可读可赏 ■ 附赠万物岁时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