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学生中多多少少会存在着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 观现实,我 们无法改变,只能接受。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是漠视这种差异, 也不是将这 种差异抹掉,而是要尊重这种差异,并且在此基础之 上针对这种 差异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教育教学,给每一个学生创造 最好的教育 教学环境,让他们从中得到最好的发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 特点,对其 实施相应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这既是教育带来的 必然结果, 也是推行教育的一种客观条件。 如果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而是无论 什么样的孩子都采用同一种办法解决,那就绝不会取 得好的教育 效果。 因人而异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加以了 解,做到心 中有数。这其中需要了解的包括性格、意志以及兴趣 等方面的差 异。然后再根据这些个性差异,采取恰当的方法对其 进行教育。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 时候.可以 适当地设置一些困难,以此让学生的意志受到磨炼。 当然,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难易适 当,有适宜的深度和广度。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表扬学生的 每一次进 步,鼓励他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从而让他体验到 成功的愉 悦。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磨炼学生的意志,以便让 他们用坚强 的意志排除消极情绪(如恐慌、挫折感、悲观和狂喜 等)的不良 影响,从而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 在进行课堂教学提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对 学生进行鼓 励,对知识的难易程度一定要有很好的把握,力求将 问题设计得 简单明了,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当他们给出的答 案是正确的 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他们不 小心回答错 了,教师也不能横加指责,而应该帮助他们分析问题 ,找出原 因,鼓励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提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看人下菜,如当 碰到一个性 格内向又认真勤奋的学生时,教师应该做的是想办法 让他们学会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使他的学习越来越容易;如果 碰到的是活 泼开朗、兴趣广泛的学生,那就可以让他们采用课堂 抢答、分组 比赛以及学生讲课的形式进行学习,以便培养他们学 习的荣耀感 和成就感,从而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 2.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的原则具有很浓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主 要是指教师 在进行个别教育的时候,要以学生长远的健康的发展 为本,充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学生的独立价值;不能侮 辱学生的人 格、尊严,要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以达到学生全面 发展和自我 完善的目的。 如果认为孩子就是成年人的“缩小版”,那就大 错特错了。 教师不能强制“拔高”学生而使他们脱离自己的 年龄阶段, 应该按照“真实的年龄”去看待他们。 我们绝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来看待孩子, 更不能强制 他们接受成人的思想,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严重偏离 了“以人为 本”的人道精神,就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人看。 3.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 客观存在。 任何想抹平这些差异的做法都必然是要失败的。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我们 不能把差异 当作一种负担,而应该把差异当作是一种未被开发的 资源。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每一 个学生,留 心他们的个体差异,建立并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调 动他们的学 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质。 教师最忌讳的就是用同一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 不允许学生 在发展水平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异,总是一味地追求 整齐划一。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