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依赖典型案例解析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阿片类物质依赖
案例1 卡苦合并海洛因依赖
一、病案介绍
1.病史
患者男性,44岁,云南籍,已婚,个体职业者,因“反复滥用卡苦11年余,伴交叉 烫吸海洛因1年”于2019年2月入院。患者自述于2007年12月在外参加朋友聚会时, 见当地朋友拿出“水烟”招待客人,称这是由中草药与烟丝混合制作而成的特殊烟丝,俗 称卡苦,吸食后会有非常好的感觉。出于好奇,患者首次抽吸了几口卡苦,吸食后感到头 晕、嗜睡,无其他不适。此后,患者多次在聚会时抽吸卡苦,有时为吸食卡苦而参加聚会, 最多时每周吸食5~6次。吸食后有明显的舒适感,头晕、嗜睡感消失。约3个月后,患 者几乎每天都要吸食1~2次,吸食后感到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停用半天就会感 到疲乏无力、无精打釆、流泪、打哈欠、忽冷忽热、全身肌肉疼痛等不适,再次使用卡苦 后不适症状迅速缓解。为消除不适,患者保持抽吸卡苦2次/天,0.2g/次。2年后,为追求 更好的感觉,患者将卡苦吸食剂量逐渐增加到1g/d (价格为50~100元/g),分成3次抽 吸。患者把吸食卡苦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患者经常出现心悸、出汗、手脚发麻、注意力 不集中等表现,有愧疚感,不敢面对家人。2015~2017年,患者多次在家服用“阳光胶 囊”自行戒毒,但因无法忍受严重失眠而复吸,并且吸食剂量逐渐增加至2g/d (价格为 500~600元/g),分5~6次吸食。2018年初,患者在与“病友”交流后认为“海洛因 可以帮助自己戒断卡苦”,并且当地的卡苦价格超过海洛因。于是,患者开始交替使用 卡苦和海洛因,每日使用各1g,分5~8次交替抽吸。持续半年后,患者发现卡苦用量 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而且停用海洛因4小时即会出现流泪、打哈欠、心悸、出汗、 忽冷忽热、全身肌肉疼痛等表现,其程度比停用卡苦还严重。近几年,患者由于整天忙 于吸食卡苦和海洛因,生意无心打理,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精神欠佳,严重失眠,食 欲下降,体重减轻。
患者否认苯二氮罩类和其他镇静、止痛药物滥用史;既往身体健康,否认传染病史, 否认精神疾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2.体格检查
体温36.5°C,脉搏67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30/80mmHg。患者神志清楚, 精神欠佳,慢性吸毒面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全 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 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运动均匀,双肺呼吸音稍粗,未 闻及干、湿啰音。心率67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 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及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下肢无水肿。生理性神经反 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3.精神专科检查
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对答切题,接触主动,查体合作,未引出幻觉和妄想症 状;夜眠差,难入睡,时有头痛,容易心烦;记忆力下降;担心自己好不起来,觉得愧对 家人,因吸毒感到自卑;表情自然,情绪低落,无法专心工作,意志减弱;对其他事情不 感兴趣,社会活动减少;自知力完整,自愿住院治疗,配合检查。
4.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肝功能检查:ALT 88.6U/L,GGT 125.3U/L,总蛋白63.2g/L。传染病筛查:乙肝五项、HCV抗体、TPPA抗体、HIV抗体均阴性。心电 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轻度ST段抬高。
尿液依赖物质定性试验:吗啡阳性,冰毒、氯胺酮均阴性。
5.心理测评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标准分55分,提示轻度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 测评:标准分52分,提示轻度焦虑。
二、诊断思维过程
1.诊断与诊断依据
依据ICD-10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疾病诊断标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 查,临床诊断:①使用阿片类物质(海洛因、卡苦)依赖综合征;②多药滥用。
诊断依据:①反复吸食卡苦11年余,使用剂量逐渐增大;②使用后心情愉悦,中断 使用或减少用量后出现心悸、流泪、打哈欠、出汗、忽冷忽热、全身肌肉疼痛等不适,再 次使用卡苦后上述症状缓解;③1年前,为戒断卡苦而烫吸海洛因,形成卡苦和海洛因的交 叉滥用,半年后使用剂量越来越大,戒断反应越来越重;④曾多次戒断均未成功,复吸后 剂量逐渐增大;⑤因滥用海洛因、卡苦而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健康状况逐渐变差,记忆 力下降,失眠严重;⑥尿吗啡定性试验阳性。
2.鉴别诊断
(1)与其他阿片类物质滥用鉴别:其主要依靠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2)与其他兴奋性致幻性精神活性物质滥用鉴别:可依据物质滥用病史、兴奋性精神 症状表现、尿毒理检测结果等做出鉴别诊断。
(3)与器质性精神病性障碍鉴别:虽然存在部分相同的症状,但是本例患者既往身体 健康,后期所有戒断症状均与阿片类物质滥用密切相关,故可以鉴别。
三、治疗过程和结果
1.药物治疗
①患者为阿片类物质依赖,为控制戒断症状,首选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替代递减治疗。 首次服药时间选择在距患者末次使用海洛因约24小时,并已经出现戒断症状的时候。首 次丁丙诺啡舌下片含服剂量是4mg,观察半小时后追加4mg,继续观察2小时后,因患者 仍有比较明显的戒断症状,故再追加2次2mg,戒断症状得到控制,首日总剂量为12mg。 维持2天后开始逐渐递减,10天内完成梯度递减。递减第8天增加洛非西定、罗通定、高 乌甲素等药物口服,消除和缓解肌肉与关节疼痛、失眠等稽延性戒断症状。②患者入院后 检查结果显示转氨酶增高,故予维生素C、B族维生素、水飞蓟宾胶囊护肝治疗,给予安 素(肠内营养粉剂)营养治疗。③患者长期使用毒品,导致情绪低落、精力下降、兴趣减 少、生活懒散、失眠等,故给予曲唑酮片100mg/d 口服,1周后增加至200mg/d,患者抑 郁情绪和失眠症状明显改善。
2.心理治疗
海洛因依赖者还表现为人格偏离、人格障碍、叛逆等问题,反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障 碍是其主要特征。因此,该类患者的心理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认知行为治疗和动机强化 治疗是最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是早期目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 高认知行为干预效果,促进患者保持操守是终极目标。本例患者阿片类物质滥用11年余, 有多次戒毒失败经历,生理耐受力低,心理干预接受程度也低。因此,积极有效的心理干 预会增加患者戒毒成功的信心,从而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前期的陪伴治疗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平稳渡过急性戒断期的减药治疗非常重要。 在大部分症状得到控制后,适当参与工娱活动、心理讲座,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提高患者对 物质依赖性疾病的认知,强化其戒断动机,增强治疗成功的信心。心理讲座内容包括:物 质依赖机制,治疗方案,成功戒断经验分孚等。当患者身体及精神状态有所恢复时,适量 增加运动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体能,转移对药物渴求的注意力,达到行为干预目的。
家庭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立康复同盟不仅具有督促作用,还有共同识 别高危情景,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建立“医院-家属”微信群,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实施 全天候的心理干预提供保障,帮助患者克服精神依赖,保持操守。
出院时,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标准分46分,提示无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测评: 标准分49分,提示无焦虑症状;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提示病态人格明显、偏执症 状明显。
3.专科护理
①基础护理。患者长期吸食海洛因,生活作息紊乱,饮食、睡眠不规律,住院期间调 整生活作息,规律饮食,改善睡眠。②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严防藏药。 ③心理护理。通过典型案例介绍成功戒断经验,增强戒毒信心。④健康宣教。患者戒断动 机较强,但多次戒毒治疗失败,从卡苦、海洛因依赖机制,科学戒瘾的方法等方面对患者 进行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1个月,急性戒断症状完全消失,稽延性戒断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好转, 情绪平稳,食欲佳,睡眠基本正常,无须使用镇静催眠药。顺利完成三阶段的心理治疗, 患者自我体验好,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戒毒康复态度有了全新的改变。
四、诊疗体会
卡苦是由鸦片膏加车前草和芭蕉叶等植物叶筋搅拌、烘干而成,呈棕黑色,有香味, 有黏性。吸食方式简捷,常釆用水烟筒(枪)进行燃吸。卡苦吸食在我国云南中緬边境地 区比较流行,有一定的民族习惯基础,曾在其他地区发生过流行滥用现象。有人认为,卡 苦经过水的过滤会减少烟毒成分。
卡苦属阿片类物质,具有较强的镇痛、止咳、止泻和镇静等多种功效。作为辅料的车 前草也具有祛痰、镇咳、平喘、利尿、治疗菌痢等作用。因此,卡苦被披上了具有药用功 效和保健作用的“神药”外衣。有些人在疲劳时抽吸几口便能起到提神解乏作用;有些原 住民认为卡苦具有预防疟疾的作用。长时间滥用,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依赖。其戒断反 应与海洛因戒断一样,表现为出汗、流鼻涕、流泪、呕吐等。长期滥用还会损伤中枢神经 系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1.综合治疗是关键
卡苦依赖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与阿片类物质依赖完全相同,美沙酮或丁丙诺啡舌下 片替代递减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消除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减少复发的重要措施;积极的心 理治疗是保持操守的重要方法;疗程足够是戒断康复治疗的基本保证。
2.树好“三观”是“良药”
有调查显示,卡苦的滥用人群主要是商人、职员等,有人认为吸食卡苦显得“高雅、 时尚”,是“奢侈生活”的象征。于是,有些人便把吸食卡苦当作解乏、放松、娱乐的方 式。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防止吸食卡苦的“良药”。
3.宣传教育是首选
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偏远地区把吸食卡苦当成解除疲劳的方法,当成防治疾病的“神 药”;甚至还有人认为卡苦是“原生态”保健品,依赖性小或不产生依赖性,将其当作接 待客人的“上品”,却忽视了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危害性。因此,要把毒品危害知识的宣传 教育深入到乡村、街道和家庭,做到防患于未然。
4.规范治疗是保证
物质依赖患者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偏方”“神药”都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延 误病情,还可能导致新的依赖物质滥用或新的毒品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