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梦自我疗愈的开始
作者简介
黄汉耀,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译者。最近喜欢慢慢逛街、走路。喜欢猫咪.是个专心、静心也很开心的人。 著作:《爱上读书》《心灵小站》等。 译作:《前世今生)《让我拥抱你》等。 盖儿·戴兰妮博士(Gayle Delaney, Ph. D.),顶尖的梦学研究者、心理学博士,畅销书《你是做梦大师──孵梦、解梦、活用梦》(Living Your Dreams)的作者,旧金山“戴兰妮与芙劳斯做梦研究中心”的共同创办人,除了教导大众与专业人士做梦、孵梦、解梦的训练课程外,更结合神话、艺术、诗、逻辑等课题,研究入睡的心灵,贡献卓著。
内容简介
几乎每一个梦都有“主题”,可能是常见的主题 ,像是飞翔、考试、追杀,也有不常见的,像是挖洞 、踢棉被、拳击。解梦不先抓住主题,就很容易流于 细琐枝节,见树不见枝。所以解梦要先看主题,就像 一篇文章的标题,当下一目了然。我们在第一部分列 出常见的主题,这是人类共通的心灵结构,以及共同 的生活经验所组成的。 我提的解梦方法叫“梦境访谈”(Dream Interviwe),最基本的态度应该是: 1.准确描述梦境; 2.重说描述,然后……; 3.把你的描述,嫁接到清醒人生。 记住,访谈的人要把自己当外星人,他对地球的 任何事物、人物、文化、价值,全是一片白纸。要求 做梦者必须尽可能说清楚,非常详细也非常具体,让 外星人说“原来如此”。 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先人为主、避免理论假设 、避免实问虚答,也避免笼统含糊。 然后,我们把做梦人生的经验嫁接到清醒人生。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确实这样。当白天与 夜晚的心灵经验产生交集,个人意义系统才能完整开 显,解梦才可能升级为理解自己的成长与疗愈。每一 晚,我们心灵的做梦大师,导演出非常有深度的精彩 影片,有暗示、有隐喻、有明指、有期望,它可以是 禅家公案,也可能是好莱坞电影,或是新潮舞台剧与 电视连续剧。 醒来之后,欣赏了天马行空的表演,我们很好奇 ,想了解梦境的涵义。现在,好奇的入是你,最了解 自己的人是你,最有资格解梦的人也是你。 你是做梦大师,别忘了,你也是解梦大师。祝福 各位,解梦顺利。Good Luck! 被迫的梦 主题 在梦中被追,常常令人害怕。我们被模样恐怖的 怪人、动物追着跑,有时候追我们的东西还包括暴风 雨、乌云闪电。通常,做梦者记不住细节,只恍惚觉 得急于逃脱有威胁性的恶人、怪兽、毒虫。有威胁性 的追逐者,可能携枪或尖刀,或者,只是散发极为不 祥的恶兆。 一般而言,做梦者在被“抓”到之前,总会醒来 。有些人在惊醒之前,会试图闪躲追逐者。有时候, 做梦者可能被逮个正着,或是,做梦者决定不逃了, 转身反问追逐者:“你要干吗?”“你为什么在我梦 里?”如有这种情形,将出现不可思议的讶异结果。 分析理论 许多心理分析师追随弗洛伊德,把被追的梦解释 为“一种伪装形式”,也就是说,做梦者希望被掳获 并发生性接触的“伪装”。 荣格学派则主张,追逐者代表做梦者人格上不被 自己承认的阴影,这个部分应该被接纳、收编,而不 是被拒或逃避。 在我们的做梦研究中心里,在提出任何假设性解 释之前,一定邀请做梦者描述:他在逃避什么,以及 梦中的主要情绪……包括做梦者的情绪,还有,做梦 者感受到追逐的人有什么态度与意图。用这种方式探 讨梦境,允许了更为多样的解释,因为,遇到恐惧与 不如意,我们都有逃跑的本能。避开令人颤栗的人物 与情境。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