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冒险:从抗风蜥蜴到变身乌贼迷人的气候变化生物学

生命的冒险:从抗风蜥蜴到变身乌贼迷人的气候变化生物学
作者: (美)索尔·汉森|责编:汪思涵|译者:徐柳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生命的冒险:从抗风蜥蜴到变身乌贼迷人的气候变化生物学
ISBN: 9787521744088

作者简介

索尔·汉森(Thor Hanson):美国著名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者,古根汉研究员,斯威策环境基金会研究员,人类生态系统研究组织成员。他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因其卓越的自然写作荣获多个奖项。他的著作《羽的奇迹》(Feathers: The Evolution of a Natural Miracle)曾获约翰·巴勒斯奖章(美国自然文学最高奖项),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亦荣获2012年美国科学促进会优秀科学图书奖、太平洋西北书商公会图书奖。首部作品《无法穿透的森林》(The Impenetrable Forest: Gorilla Years in Uganda)曾获2008年美国书籍新闻奖。现与妻儿居住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小岛上。欢迎造访作者网站:www.thorhanson.net。

内容简介

大熊一冲过来,小熊就跑。这是通常无须多言的自然法则。 毕竟,一只wan全成年的北美棕熊(也叫灰熊)重量可超过 500 克, 时速可超过 48 千米。大型的雄性一般会将体型较小的竞争者赶 出主要进食地点,这是我刚刚在一个鲑鱼很多的宽阔三角洲地带观察到的。不过,事情偏离了正轨,被大块头追赶的小熊突然转身直接冲向了我正在保护的一群人。 作为美国林务局的护林员,我在阿拉斯加派克溪观熊区(Pack Creek Bear Viewing Area)的工作包括照看从附近的朱诺搭 乘水上飞机飞来的小群游客。今天的游客们因为有熊靠近十fen兴奋,又是笑又是抓拍照片,好像在他们和两只焦躁的熊先生之 间不是只有一块空泥滩地似的。(有时候人不那么靠谱,总得提 醒他们不要往林子里逃。)我还负责收集数据,这项工作是一项关于熊对旅游业反应的长期研究的一部分。这次遭遇将被记录为“ 偶然交互 ”,这是熊之间的攻击性溢出波及人类观察者的典型例子。我们之前也见过这种情况。有些比较年轻的动物知道朝 观看区跑,以此自救,因为它们知道处于优势地位的雄性对人有所顾忌,不愿意离人太近。果然,大熊很快掉头返回了小溪,小 熊安全地从我们这边晃荡过去,有点气喘吁吁,但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一种新奇而有效的策略,生物学家称之为“ 适应行为 ”—调整习惯以充分利用新形势。我们把这件事标记成一个有趣的脚注,wan全没想到气候变化很快还会触发一种更重要的 行为变化,也是熊和鲑鱼溪流之间关系的核心。 当你在超市或餐厅买三文鱼(鲑鱼)片的时候,你得到的是脊骨和肋骨两边、从腮盖的后面一直到尾部强壮的游泳肌肉部分。我们全家dou爱吃鱼,大家dou喜欢靠近腹部的鱼片,那里的脂肪含量是鱼身其他部位的 5 倍。熊也知道这个窍门,它们经常只吃鱼腹或其他精选部位(比如鱼脑、鱼籽),以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猎物的品级。我还见过熊用前爪把一条鱼的尾部固定在地上,然后用牙齿干净利落地剥下一条条富含脂肪的鱼皮。对于人来讲,吃肥肉是口味问题,但是对于熊来讲,重点是营养以及增重的迫切需要。 棕熊是杂食动物,它们所适应的觅食策略广泛得惊人。沿海的棕熊除了捕鱼之外,还吃草和苔、捡水果甚zhi挖蛤蜊,内地的熊吃的零食更是从蛾幼虫到野玫瑰果,包罗万象。采取自助餐喂养方式的圈养熊,总是会选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组成的饮食,蛋白质占可获取能量的 17% 左右。这个比例能让熊的体重获得z大的增长,这一点对于有半年时间在窝里冬眠、靠肌肉和 脂肪储备来生活的动物是一个重大考虑因素。熊整天吃鲑鱼就会获得大量的卡路里,但即使它们只吃脂肪含量z高的部分,这也仍然属于蛋白质过高的饮食 *—比例高达 70% 甚zhi是 80%。学术论文将这种情况描述为“ 次优选择 ”,但我遇到的一位研究者的说法更生动,他说这么吃让熊“ 严重拉肚子,还有别的麻烦 ”。不过,鲑鱼数量上的丰沛还是胜过了营养缺陷,而且人们长期以来dou认为吃鱼是熊的一大习性。即使在专家当中,熊喜欢鲑鱼也几乎是一个公理。但是,在我工作的派克溪以西约 1 125千米的科迪亚克岛,z近的气候变化检验了这个假定,而一群野 外生物学家有幸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 刷新认知的生物界“应急预案”:与印象中缓慢改变不同,面对生存风险,自然界的转换速度往往可以非常迅速,预测结果也常与实际情况不同:从改变食谱的熊到变换栖息地的鹈鹕,生物学家走向野外,以为会看到常规的环境,却被一套新的环境条件震惊了,自然生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充满反转。 翔实的自然笔记:实时野外考察+五十余位资深学者的研究+一线数据,便于读者直观了解生物系统中所发生的变化,使气候变化不再是峰会上的宏观议题,而是切实发生在日常环境中的生动故事。 普通人可以实操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书中以随处可见的物品做观察素材,辅以简单模型,让人人能参与、体验身边的气候变化生物学。 新兴研究领域:气候变化生物学的研究,可以提供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