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班的技巧/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带班的技巧/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作者: 萧枫//姜忠喆|主编:庄文中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5.8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带班的技巧/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ISBN: 978754638789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内容,下面几个注意事项也值得记取: (1)如果有可能,最好把自己班级日常工作量化处理,及时“结案”。 (2)计划对于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必要的,列一张清单,思路就会 很清晰。 (3)不要迷信任何一种方案,任何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都只能借鉴学习, 不能模仿,最适合的还是自己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工作方案。 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对任何一个新班主任来说,只要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就一定能找到一条最好的“班主任之路”。 做好 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担任了班主 任,那就要做出计划。将班主任工作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做一个详细的 计划。每天参照它开展工作,提醒自己的日常事件安排,这样工作起来会 从容一些,不至于显得茫然无绪。 1.在制定计划之前,第一步得了解学生的现状 (1)依据现实年级确定计划目标。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年段的学习 目标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各学段的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不同 的,班主任工作目标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长规律来制订。各种班级 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积累情况、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活兴趣 来开展,如果所开展的活动过于超越学生的年级,学生可能觉得太难而失 去兴趣,难以达成预期目标;如果低于学生的实际年龄段,学生可能觉得 活动没意思,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小学阶段开展学雷锋活动时上街 扫扫地,搀老人过街等等活动是可以的,但到了中学阶段这种形式化的教 育就没有效果了,它应该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为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让 学生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救助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培 养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2)明白学生的现实状况。尽管在同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比 较一致的,比如知识积累程度、智力发展水平、生活经验的积累、动手动 脑的能力以及业余兴趣等等。但是,“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更何况是个性各异,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和班级呢?所以,作为班主任 ,认真了解自己所接手班级的学生的现实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身份,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结构及经 济状况、是否是留守学生等等。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实教育,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是否偏科, 有无特长;家庭教育如何,家长是否有赌博乃至犯罪等恶习;生活的社区 文化如何等等。 再次要了解班级的现实状态,包括接手前班级的学习、纪律状况,各 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原班主任的工作情况,自己接手本班的原因, 学生对自己接班的情绪和态度以及未来期待等等。 (3)了解学生的现实目标。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目标是不一样 的。一般来讲,小学的学习目标充满理想色彩,要浪漫一些,中学尤其是 高中阶段,学习目标要现实一些,沉重一些。而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年级,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期待和要求也不一样 。就高中而言,在高中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进入高中,有一个熟悉学校 环境,适应高中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重建人际关系以及对高考的初步 了解阶段。学生对班级生活的丰富性有着强烈的要求,但到了高三年级, 学生的目标则非常现实而且比较单一,那就是高考,一切都要围绕高考这 个主题来开展。同时,每个班级在更换班主任时都是有原因的,不同的原 因,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不一样,学生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在新班主任 到来以后,学生都希望有一个新的起点,有一个新的目标,班主任应该了 解这一点,即班级学生在新班主任到来后,最希望的变化是什么,班主任 应据此及时调整和制订班级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知晓学生的现实能力。了解学生的现实能力也是做好班主任计划的 重要前提,因为无论我们制订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最终都要靠学生去完成 。而学生完成任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行为能力和做事态度,态度可 以在行为过程中调教,但行为能力则很难跨越。所以,如实了解学生的现 实能力,据此做出班级管理的计划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来讲,我们应该了 解学生几种主要能力: ①理解能力。班级学生的现实理解能力决定着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式 ,一般来讲,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班主任工作以简练直白为主, 各种活动的预期目标要单一,教育内涵不要太深,一般以养成学生学习、 生活等习惯为主;高年级的学生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班主任工 作要注意内涵和深度,特别要讲究工作方法和语言表达的委婉和准确,否 则容易造成误解,一般来说,高年级的学生一般以加强认识、提升思想为 主。 ②记忆能力。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记忆的方式也不一 样,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以形象记忆为主,班级管理中尽量呈现生动形 象性的东西,活动中(比如主持人的台词)不能要求学生记忆太冗长、太抽 象的东西。高年级的学生抽象记忆能力要好一些,班级管理活动中就可以 进行抽象性表达而不需要刻意形象化。 ③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在开 展班主任工作时有效利用这种能力,比如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分工、班会 活动的主持、学校各种演讲比赛、大小会议发言、辩论赛等等;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毕竟培养学生能 力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