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你的眼睛/殷健灵经典爱藏

看着你的眼睛/殷健灵经典爱藏
作者: 殷健灵
出版社: 新蕾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看着你的眼睛/殷健灵经典爱藏
ISBN: 9787530751404

作者简介

殷健灵,知名儿童文学女作家。法学学士,文学硕士。18岁发表**作,以青少年文学作品为主。出版有诗集《盛开的心情》,散文集《纯真季节》《临界情感》《记得那年花下》,中篇小说集《青春密码》,长篇小说《玻璃鸟》《哭泣精灵》《月亮茶馆里的童年》《纸人》《轮子上的麦小麦》,纪实文学集《热点女人》以及作品集《殷健灵少女物语》等。 曾获“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等奖项。

内容简介

已经不记得那时候和海蓉有过怎样的谈话了,.只是依稀记得海蓉家永 远昏暗的光线。放学以后黄黄的*光穿过错落有致的篱笆和高大的向*葵, 斜斜地射进窗子,停留在老式的五斗橱和*架上,屋子里弥漫著被褥和家具 散发出来的干燥而陈旧的气味。我和海蓉坐在这样的光线里,一丝一丝极其 珍惜地吃着海蓉妈妈做的腌茄子。我嚼得很仔细,慢慢地咽下去,努力让美 味的腌茄子在口中多停留一会儿。这是我**次吃腌茄子,也是**的一次 ,以至于长大以后它的特殊而诱人的味道总是引起我美妙的回忆:海蓉把一 根干干的茄子放到我的手上,然后侧过脸看我,她的嘴唇薄薄的,抿嘴笑时 好像一枚弯弯的月牙…… 我对海蓉的记忆有些苍白和单薄,因为三年级分班时,我和海蓉分开了 。我们伤心地哭了一会儿,海蓉说:“以后我们还可以常见面。”说着,把 一包爆米花塞在我的口袋里,将我的衣袋塞得鼓鼓的。可我们终究还是分开 了。虽然海蓉的教室就在我的楼上,但是我们从此不再一起上学。不知道小 孩子是否都这样健忘,脑子里似乎容不进太多过去的事情,总是不断填入新 的内容。当我后来远远地瞧见海蓉,却不再有兴奋地跑上去抱住她的冲动时 ,我和海蓉的亲密友情也已渐渐地淡去。那时我的生活中出现了第二个朋友 咏儿。 咏儿也住得与我相近,从我家的窗口可以隐隐约约地望见她家绿色的门 ,门前的走廊上放了三两盆绿叶植物,每天早上咏儿都提着水壶费力地踮着 脚浇水。咏儿扎着两根小辫,缚着素色的蝴蝶结,穿一件碎花的绒布上衣, 是一个很清爽娇小的女孩子。 我和咏儿的友谊是姊妹式的,常常是睡在一张*上,头靠头地说话,咏 儿喜欢边说话边拉我的头发。那时候,我的头发很长很黑,咏儿白皙的手指 在我的发丝间跳动,像是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做功课时,咏儿多半是没有自信的,却又是极认真的。作业簿上写得整 整齐齐、清清楚楚,写错一个字,咏儿就要撕掉整张纸重新来过。我说:“ 咏儿,我的答案并不一定对呀。”咏儿却固执地要把自己的答案擦掉,轻轻 地,一下一下地擦。咏儿的橡皮又大又白,还用淡绿色的纸做了个精致的套 子。太阳光开始变暗的时候,咏儿的外婆总会端过来两只碗。那是两只细瓷 白碗,好喜欢那两只碗啊,里面常常变戏法一样盛着好吃的东西,或是两三 个嫩白的汤圆,漂在碗沿边,或是几颗甜甜的白枣,或是一小把酱红色的黄 豆笋干……咏儿的外婆盈盈地笑着,露出白而整齐的假牙,咏儿的外婆是个 和善又知礼的老人。 咏儿爱哭,得了“泪包”的绰号,我却总见不得咏儿哭。我说:“咏儿 呀,为什么老师一说你,你就哭呢?老师不一定全对。”我还说:“我和蛋 蛋一起玩,并不表示不和你好了,你怎么就伤心了呢?”咏儿听了,满眼是 泪地看着我,脸涨得通红,拳头噼噼啪啪地落在我的背上。 上初中后,我和咏儿同校不同班,难得有机会在一起做功课了,咏儿也 搬了家,搬到离中学很近的地方。有时上学的时候,在校门口遇见从坡上走 下来的咏儿,咏儿见了我,立刻飞跑过来。咏儿跑步的姿势有点儿扭捏,辫 子一翘一翘的,跑到跟前,咏儿的鼻子上冒着细汗,牙齿有些打战。(咏儿 有个小毛病,一遇上兴奋的事牙齿就微微打战。)她的手紧紧拽住我的胳膊 ,把我拽得隐隐地痛。 我们仿佛都在暗地里恪守着什么,是对友谊的忠诚还是专一呢?其实友 谊是未必需要专一的。但我们却偏执地相信,一旦各自有了新朋友,就仿佛 有负于对方,就会离对方而去。 高一分班时,咏儿的妈妈找到校长,说:“把这两个孩子分在一个班吧 ,她们太要好了。”咏儿的妈妈是位医生,不是普通而琐碎的家庭妇女。我 和咏儿后来真的分在一个班了,经过了漫长的三年的约定,我和咏儿坐在了 前后排。我回转身把手伸到咏儿的桌肚底下,握住了咏儿伸过来的暖暖柔柔 的手。 后来的三年里,其实我和咏儿并没有多少共处的时间,学业的压力淹没 了许多有情趣的东西。但是,彼此真挚的劝勉和支撑却始终存在于两个人中 间。当教化学的班主任站在讲台前面,一边翻着厚厚的试卷,一边用慢悠悠 的声音说出我和咏儿的成绩分别名列**和第二时,我的心便在那一刻悄悄 地化开,说不出的甜蜜和舒坦。我相信咏儿也是,因为我分明看见咏儿兴奋 得微微泛红的脸颊和她的双眼里跳动的光点,这种光点或许只有我才能读懂 ,这是两个息息相通的女孩子的心灵密码。 海蓉和咏儿,是我十八岁以前的两个*密切的朋友;咏儿,或许能成为 我毕生的知己。在我长大后,对友谊便有了这样的领悟,如果说时间和空间 的距离都是朋友间亲疏的因素的话,那么心灵的感应却是**时空的。朋友 ,并不在乎时时想起,而在乎他在自己的心灵中所占有的那一份小小的位置 。也许我难得记起海蓉的名字,但我却会在倏忽间清晰地回忆起那道黄昏的 *光和海蓉月牙般薄薄的嘴唇;也许有**我与咏儿会相隔千里,但我仍会 在电话线的一头用*熟稔的声音唤她一声“咏儿”,除了她的父母,没有人 会像我一样如此真切地唤她。 朋友知己,让我们珍惜这笔无价的财富。 我面对别人的时候,喜欢看着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湖。明澈见底 的眼睛令我舒坦、平静;游移不定的眼睛让我惶惑不安;还有一种眼睛,它 幽深而不见光亮,似乎蒙着一层薄纱,扯不断,掀不开,它遥远地飘着,飘 不进我心灵的家。我*惧怕的便是这样的目光。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