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温哥华

飞往温哥华
作者: 蒋在|责编:杨心怡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飞往温哥华
ISBN: 9787521753882

作者简介

蒋在,1994年9月生,11岁开始写作,14岁发表作品。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大家》《天涯》《山花》《长江文艺》《星星》等。部分作品被《长江文艺·好小说》《中国诗歌精选》等转载。曾获首届《山花》小说双年奖“新人奖”,2016年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提名。

内容简介

一 她睁开眼睛,机舱里的 灯已经灭了。打开飞行显示 屏,模型机在那片深蓝色的 海域上飞行,她不知道地面 上的时间,以及她的丈夫在 做什么,她和他是第二次这 样失去联系。近九千公里的 距离,屏幕上显示已飞行四 千多公里。 她想着还有几个小时, 将与前夫景崇文重逢。她记 不得他们是哪一年离的婚, 十年前?八年前?或者更远 。好像是一个春天,她穿着 一条齐脚踝的黑白条纹的裙 子从办事处昏暗逼仄的办公 楼里走出来,墙角的地面上 落满了黄色的迎春花,还在 枝丫上的花反而是黯淡的。 从那天起他们就再没有见过 面。在机场候机时,她想象 过景崇文现在苍老的样子, 她甚至觉得自己会哭。 半年前,她给景崇文打 电话说自己在温哥华,儿子 病了,病得很严重,问他能 不能申请提前退休。景崇文 那头从嘈杂的地方换到了一 个安静的地方,她才听清他 在那头小声地问:“儿子究 竟得了什么病?” 这些年景崇文也病过, 他都是自己去医院挂号等待 手术,从没要求谁去陪过床 。所以景崇文下意识地觉得 儿子得的病一定比手术开刀 更严重。 她说:“不好讲,反正需 要你过来陪一下。你来了就 知道了。”那时她已经请了 一个月的假来陪儿子,再这 样继续下去,她的工作也难 以为继了。 他问她:“你呢?” 她说:“我的假休完了, 得回去挣钱。” 景崇文原可以答应下来 ,一想到他们早就已经离婚 了,凭什么还要听她的,他 【编辑推荐】 ◆ 缓缓穿过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孤绝、痛感、孱弱瞬间,不卑不亢。 ◆ 《山花》文学双年奖·新人奖、“《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 蒋在 最新小说集 ◆ 格非、毕飞宇、张莉、刘亮程一致推荐——不容忽视的实力派!仅凭3个短篇,从诗人到小说家华丽转身 蒋在11岁开始写诗,18岁开始创作小说。凭《斯阔米什森林》《叔叔在印度》《街区那头》3个短篇小说,完成从诗人到小说家的华丽转身。首部小说集《街区那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首部诗集《又一个春天》入选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故事和千禧一代的成长心灵秘史 《飞往温哥华》正因为超出了她的预想,儿子觉得她应该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沉重和求救。 《再来一次》你知道她如何将我养大,你知道她对我付出的一切。在你们俩之间我无法选择。 《等风来》她细细地数着:我的梦,妈妈的梦,就是没有爸爸的梦。 《午后,我们说了什么》她比谁都清楚只要我活着,有没有文凭都不再重要。 《遗产》这些年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父亲的死,都被自己这个叔父忽略掉了。 《小茉莉》我觉得小茉莉就是她母亲,她在透过她母亲的眼睛打量,审判着我。 ◆ 明白“另一个”是什么意思,这在生命中很重要。 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女人,另一个家,另一个世界…… ◆ 蒋在是拥有全球化视野的九零后写作者,异国生存经验和对当代青年内在精神的探索共同构成了她的写作疆域。冷静、峭拔的语言之下流动着属于青年人的柔软体恤,这是属于蒋在的小说调性。她是带来喜悦、未来可期的新一代小说家。——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所有危险的、疼痛的、挣扎的、疯狂的、忍受的、失落的、期待的、无法名状和心知肚明的——蒋在都以自然而然的描写细微地体察着记述着。——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